作者 |探长(共1103字,阅读约4分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补钙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家庭的“日常必备”,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说。
然而,盲目给孩子补钙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肾结石。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青少年,甚至幼儿中也有发病的情况。
除了盲目“补钙”、过早喂“辅食”,餐桌上的这一物,也常常受到家长的忽视......
9岁男娃肾里塞满56个结石,“凶手”竟是家家都有的它
前段时间,9岁的小轩腹痛难忍,家人赶紧把娃送医后,竟然从孩子体内取出整整56个结石!真是触目惊心。
原来,妈妈为了让孩子吃的好长得壮,便给孩子每天的食谱费尽心机:
肉鱼蛋顿顿不可少,汉堡、可乐、小薯条、饮料冰激凌……
渴了不爱喝水,用各种饮料牛奶来代替......
不难发现,在众多孩子患肾结石的案例之中,似乎这些孩子都逃不开一个“吃”字。
得肾结石与哪些饮食习惯有关呢?
肾结石是由尿液中的某些物质结晶而成的,常见的类型包括草酸盐、草酸钙、尿酸盐和磷酸钙等。
得肾结石与孩子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饮水不足:
水是预防肾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孩子不爱喝水,或者没有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
长期饮水不足容易导致尿液浓缩,使结石形成的几率增加。
高盐饮食:
高盐饮食容易导致尿液中钙的排泄增加,从而增加了肾结石的风险。
高糖饮料:会增加尿液中的钙和草酸的排泄,反而会提高形成结石的风险。生活中,孩子因用饮料代替水而导致结石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高蛋白饮食:
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尿液中的尿酸和草酸盐含量,增加了尿酸和草酸盐结石的形成风险。
因此,适量摄入蛋白质对于预防肾结石也很重要。
钙摄入过多:
适量的钙摄入对于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但是过量的钙摄入会增加尿液中的钙排泄,增加草酸盐结石和磷酸钙结石的形成风险。
因此,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得肾结石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盲目给孩子补钙可能会增加尿液中钙的排泄,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因此,家长在孩子的饮食上一定要重视这几点:
合理补钙:
在给孩子补钙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和生长发育情况,合理确定补钙量,不要盲目补充过量的钙。
多饮水:
保持孩子的充足饮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有利于预防肾结石的形成。
控制盐和蛋白质摄入:
合理控制孩子的盐和蛋白质摄入,避免过高的摄入量对肾脏造成负担。
多样化饮食:
合理搭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样化的饮食有利于降低肾结石的风险。
辣妈语录:
总之,家长要注意孩子合理饮食,避免盲目让娃“胡吃海喝”带来的风险。
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远离疾病的困扰。
你家孩子爱喝水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