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恋爱时,男女双方看重的是感情,而结婚 要考量两个家庭的相处。婚内所积蓄的财富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如果感情破裂,那么要将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不过这其中也存在问题,如果是老人所遗留的财产,又该如何去分配呢?
年还没过完,同事小李就遇到了一件麻烦的事情,她和老公已经协议离婚很久了,但是在办理手续的时候,老公突然提出要分走小李一半的遗产,小李顿时就气不过,明明是自己父亲留给自己的财产,怎么离婚时老公还能分走呢?
对此,小李也是咨询了律师,没想到律师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因为父亲在遗嘱中少说了一句话,导致自己真的要和即将分手的老公平分遗产。
如果在婚姻存在期间,一方的老人不幸去世,那么遗留下的财产,需要有一定的证明,不然会被视为两人的共同财产。
1)婚姻法明确规定
婚姻法中有明确的叙述:只要遗嘱中有明确的指明,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是属于个人所有。比如遗嘱中说到是要女儿一人来继承,就不能算在婚内财产的范畴中。
但像小李的情况,在遗嘱中没有说明白,那么可能会成为夫妻以后离婚争论的焦点,很难辨别财产的所有者。遗嘱表述不明确,则会变为婚内共有财产,自然要分给女婿一半。
2)遗嘱事先须写明
遗嘱中表达的意思是给予女儿一个人,只不过在遗嘱中表达得不够准确。遗嘱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手书之外,还可进行视频录制或是语音录制。如果老人意在“只留给女儿一人,不得分与他人”,那么要遵循真实情况,不能被女婿分走。
3)特殊情况下循序进行
有遗嘱便有据所依,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如果老人在离世前没来得及立遗嘱,那么这就要按照继承人的顺序来进行。首先要进行老人婚内财产的分割,在此之后再进行继承。一般情况下,接下来要由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父母一生都在为儿女做打算。不过想要维护子女的权益,还是要在诸多方面进行考虑的。
儿女身边亲密的人莫过于伴侣,父母要在这一方面多留心,不能忽视品行的考量。对于有些人来说,社会经验并不是很丰富,没有辨别人心的能力。作为父母,希望儿女过得幸福,此时就要认真去帮助儿女。
社会生活中少不了要与法律打交道,对于子女的教育不能忽视这一方面。父母对法律知识了解,不但可以很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而且能够以此来教导子女,以免日后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了解法律对于子女有着重要意义,要予以重视。
人生路长,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坎坷。父母只能陪伴儿女走一段路,大部分时候只能依靠自己。父母宠爱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但不能忽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有让子女拥有强大的能力,才能让生活更加精彩。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深入人心,父母总是为儿女操碎了心。即便儿女已经独立成人,也免不了要担忧。但在保证孩子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教孩子提前预防,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