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现代,许多人要想安稳地度过炎夏必不可少的就是空调、电风扇以及电冰箱。
随着科技技术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夏日之宝已经遍及全国的千家万户之中,我们可以通过电力的支持来享受空调、电风扇等产品来缓解炎热,通过冰箱来获得冰爽可口的饮品或食品。
这可以说是独属于现代人可以享受的一种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便利及幸福了。可在古代,古人就没有现代人那样的福分可以享受空调和电风扇给人带来的舒爽,也没有电冰箱这种先进的产品。
但是即使没有电冰箱这种先进的产品,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的古人就已经能在炎炎夏日享受冷饮。即,即使没有冰箱,可于古人来说喝上一倍冰凉舒爽的冷饮也并非是不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一、早在西周时期,便有冷饮度夏
要说我国最早冷饮史可追究到西周时期。
有史籍记载,周天子为了能够在炎热的夏天享受到舒爽的、沁人心脾的冰块,周王朝还专门设立藏冰块的机构,而在藏冰块的机构的官员便称作为“凌人”。
“凌人”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即是重复取冰、藏冰这一系列的过程,在周天子以及有权利的王公贵族需要冰块时能供应的上即可。当然取冰这类工作必然不可能放在炎热的夏天去执行,他们往往会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至正月,天气尚还寒冷、冰块不易融化的季节时去取冰,然后将冰块运入冰窖之中。
而冰窖在古时候又有“凌阴”一称。
为了避免取回来的冰块融化,所以冰窖在选址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较为阴凉、一年四季变化不大的地方,而这样的地方往往并不多。
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存冰块,人们便会选择一块阴凉处挖出一个地窖,四周用砖石或者是陶片将其围住,最后再用树叶等具有隔离温度的材料密封窖口,这样,便可以在周天子以及王公贵族想用冰块时随时取用即可。
但在这一时候,由于经济以及科学还并不发达,尚且处于一种非常原始的小农经济的环境下.
所以在夏天能够享受冰块这种事情并非是人人都有的,即使是朝廷拥有了专门的藏冰供冰的机构,设立了十分严密的防止冰块融化的措施,但在冰窖里融化的冰块依旧不在少数。据数据推算,古代冰窖保存冰块的数量还不足原来取冰数量的一半!
所以,这些得之不易,存之艰难的冰块往往专门供给周天子或者是权利强横的王公贵族所使用,普通人基本上是非常难能够在夏天触及到、享受到冰块的。
二、古代的冰箱——“冰鉴”
在古代,虽然没有制冷效果十分之好的冰箱,但是我国古人却发明了一种十分奇思妙想,可以存放冰块的盒子——“冰鉴”。
古时,随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古人为了保鲜食物,很早就学会了非常独特的藏冰技术。
每年冬天,都有专人负责采冰、藏冰,以便在来年夏天放入特定的盒子中,用于制冷。这样做,即使是到了烈日炎炎的夏日,古人们也可以享受到冰冰凉凉的食物以及饮料。
最早的冰鉴是陶制的,而后因为陶制的隔温性以及观赏性不如青铜器来得好便改成了青铜器。
冰鉴,俯瞰形状犹如一个“回”字在上方盘旋,使用时将盛满饮料或是食物的器皿放入冰鉴的内部,再在次内部放入冰块隔温后合上冰鉴的盖子,过不就便能享受到舒爽清凉的饮料或是食物了!
《楚辞》中屈原曾提及:“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即在盛夏到来,楚国君主以及有权有势的王公贵族们都会喝上一杯十分凉爽的冰镇甜酒,这是人生活中一个莫大的享受与幸福!
当然冰鉴不止可以用来冰镇食物,到了冬季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酌情考虑加入炭火充当暖壶,做温酒之用。
三、古人消暑冷饮的技术史
"闻榷货卖冰,致民卖雪都不售。"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白胜唱的一段。
赤日炎炎,如烤如炙,这是每一个夏季古人都要面对的难题,故此,每一朝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都集思广益想出了更多,更加便捷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挖井藏冰。由于地表的温度较高,人们在选择藏冰时往往选择更深、更加阴暗的地方,因此,魏晋南北朝的人们便发明了挖井藏冰这一方法。
据史籍记载,为了储藏大量的冰块以及粮食等物,曹操在邺城大兴土木,分别修建了铜雀、金虎等冰井三台,在每个冰井台上分别有三座冰室,而每个冰室上又有许多的冰井,其井深均在十五丈左右乃至更深。
每当夏日来临,酷暑难耐之时,曹操父子们都会来到自此享受冰凉的泉水,引用清凉的冰镇饮料及瓜果等等,在此处与诗人文人一同探讨文学及国家大事。
但是就曹操这样大兴土木修建高台的行为实在过于奢侈,浪费人力物力,故在之后的隋唐时期,古人们又范明了平地挖凿深井的方式来存储冰块,这种做法也让冰块的保存量大大得到了提高。
在平地上挖凿一口有八丈深的井,而后又将冰块倒入井中进行封存,这样做既节省了开支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冰块的存储量,使得冬天放置进井中的冰块到了夏天如同刚放置进去的一般。
同时在这一时期,还出现民间私自存储冰块的商户,俗称“冰商”。
他们将雇佣人力来挖井藏冰,到了夏日人们都为酷暑所叫苦时拿出自家的存储的冰块来售卖。
当然,这些冰商售卖的冰块也绝对不会便宜,有道是“长安冰雪,入夏则价值一金。”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冰块在当时虽不是什么凤毛麟角极其罕见的东西,但是平民百姓来说也绝对不是可以能够轻松承担的起的价格。
四、总结
在前文我们曾提到冰块的价格非常之高,但是这种价格也依旧是有人能够支付得起的。拿大家都非常耳熟能详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举例,因为其写下的诗作都非常的受到当时文人雅客以及老百姓的吹捧,故他的家底也是十分的厚的。
白居易买冰以一筐两筐来购买,且连砍价都不曾。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当时,冰块并未受到国家的管控,民间只要足够有钱,无论你是谁,你的社会地位如何,只有给到了足够的钱,冰块便是措手可得的东西。
所以,要说古人夏天有冷饮喝么?那自然是有的,即使在古代没有如现代的我们那样先进的科学技术,可古人也十分的聪明,懂得利用有限的条件和环境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就如同冷饮一事,在西周尚且还落后的存储冰块的技术到了后来已经十分的先进和完善,冷饮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广,只要家中的条件尚可,冷饮便是夏日消暑可享受的一件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