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碳”目标愿景,白云站土石方采用铁路集装箱专列运输

2022-03-04   广州日报

原标题:聚焦“双碳”目标愿景,白云站土石方采用铁路集装箱专列运输

3月3日,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土石方铁路集装箱专列运输首发,积极响应国家大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愿景。

随着一声鸣笛,一辆火车缓缓驶出广州白云站施工现场,这辆铁路集装箱专列正在进行广州白云站土石方工程的运输。据中铁建工集团白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工期安排,白云站土石方工程总工期为5个月,要将约18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全部外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国家激励企业发展低碳零碳技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确定为重点任务之一。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一直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建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在不断攀升。

在白云站建设中,由于土石方工程量巨大,又临近街道、居民点施工,采用以往的汽车运输必将会造成严重的城市污染和交通拥堵。面向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在国家铁路集团广州局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在中铁建工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广铁集团货运部、建设部及站房指挥部、广州货运中心通力合作,广州白云站项目团队积极协调各方,决定采用火车运土的方式,降低城市污染,减少能源消耗,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建筑业绿色升级、绿色发展。

据悉,每辆运土班列每次可运送约1400立方米泥土,可在150天内完成180万立方米(自然方)的外运工作。

在白云站施工现场,可以看到众多推进“双碳”目标的优秀做法,施工单位积极申报专利、工法,针对建筑业高能耗低效率的特点,从能源结构、施工工艺、建筑设备、物业管理等方面强化技术创新,研发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推广适宜性降碳建造技术,改变传统建筑运维模式,用科技赋能建筑业碳达峰与碳中和。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已申报了一种可回收桩基混凝土超灌溉监控装置、一种中央空调自适应控制系统、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可调节照明设备、一种预制装配式施工路面等众多专利,项目团队把低碳发展作为施工建设新的考核标准。

目前,广州白云站一期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一期屋盖网架提升施工和站房二期施工正有序开展,作为国铁集团以及广州市的重点项目,广州白云站正积极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和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建设品质,以站房建设为依托,积极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奋力谱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篇章”。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黄庆 通讯员 王天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