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杨浦区委八次全会侧记

2023-12-30   新闻晨报

原标题:十一届杨浦区委八次全会侧记

十一届杨浦区委八次全会侧记

民生保障好不好,群众感受暖不暖,检验着人民城市的最终成色。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杨浦将如何全力打造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区?

12月28日,在十一届区委八次全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区委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区委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大家一致感到,新征程上,杨浦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上海的领航指向和战略擘画,将总书记提出的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紧紧围绕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重振杨浦“一股劲”这“三篇大文章”用劲使力,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大家一致表示,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把抓落实的要求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扎实推动区委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应有贡献。

1

创新,是总支点、总抓手

创新是杨浦推动自身发展、服务全市大局的总支点、总抓手。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最大的着力点,全力当好“五个中心”建设的主攻手、主力军,成为不少与会人员的共识。

优化营商环境是重中之重。来自区人大专工委的曾冰表示,一方面要以经营主体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一企一政策”的专项服务模式和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营造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环境。另一方面,要聚焦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改造员工工作、生活的“硬环境”。近年来,杨浦以“大学路科创街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更多兼具“烟火气和书卷气、人文景和科技流、时尚风和国际范”的环高校国际创新社区,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更为高效、完备的支撑与保障。

区委候补委员肖菁透露,明年将坚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建设信息研发机构,打造创新联合体,加强核心技术突破,为全面创新打下扎实基础。从技术研究、应用研究角度,要建立起科技成果筛选和落地的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评价平台,推动建设高质量孵化器,要加快引进市级高质量孵化器,依托区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创新产业体系。

2

民生工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体的

民生工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体的,民生工作做好了,有助于增强城市活力,也有助于更好提升消费能力、带动消费升级。

医保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加强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使用尤为关键。聚焦这一问题,来自区医保局的徐丽珏表示,要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和监督,确保医保基金使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要完善医保支付改革,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疾病分组付费。不仅如此,还要创新医保基金使用形式,加大美团、饿了么等在线平台网上买药的医保支付力度;要加强医保基金的筹资。近年来,杨浦大力支持本土医药企业发展,引入更多药店纳入医保范畴,完善社会捐赠机制,让医保基金的“盘子”更大;要加强医保政策宣传,提高高校学生、中小学生参保率。医保政策涉及面较多,为了进一步提高政策普及率,区医保局将利用科技赋能,以AI虚拟人直播的形式加强政策普及率。

城市更新,既是民生任务,也是发展动力。“今年,我们针对城市更新开展了主题调研,发现杨浦的城市更新,尤其是旧区改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来自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胡星表示,今年,凤南一村、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实现征询、签约、腾房搬迁三个100%,是令人惊喜的成绩,也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切实举措。接下来,杨浦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六新”行动,加强调研、形成策略、总结经验,推动城市发展为民、惠民。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关注。来自区残联的曹月提到,今年全区开展了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底数排摸,确认了首批132栋缺少无障碍设施的住房,残疾居民即使乘电梯来到一楼,也难以跨过楼门口的最后几级台阶。后续,杨浦计划多部门统筹协调,结合“美丽家园”项目,陆续在各小区楼道口加装残疾人坡道或其它辅助设施,助力特殊群体完成出行的“最后1米”。

区委委员卜健表示,明年于漪思想研究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要用好这一平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完成教书育人职责。强化党建引领,加快年轻干部培养步伐,加强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培育。坚持开门办教育,汇聚各方资源,凝聚区域合力,来打造教育共同体,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我们将继续同向发力,更好地构建全社会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区委委员刘安表示,明年首要任务是加快推进重大工程,持续抓好道路品质内涵的提升。同时也要在民生改善下功夫,打造民心所向的实事项目。比如改造城镇液化气居民用户,滚动推进架空线落地,建设公共停车位等工作。

“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区委全会要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关键词,回答好‘发展三问’。”区委候补委员黄春怡表示,“今年我们开设了企业之家,也是华裔青年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希望能够进一步用好这个平台,用好欧美同学会、区民主党派同心服务站、归心谷·启发家等市、区人才服务品牌资源优势,实现经济与民生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她还表示,街道未来将坚持疏堵结合,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城区高效顺畅运行,实现平安建设的可持续。聚焦老旧小区空间狭小、设施老化等实际问题,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让美丽家园建设成为暖心工程。

3

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积极探索新模式

区委委员牟娟表示,明年,区规划资源局将以全球眼光,高定位优化城区空间格局。聚焦滨江地区,增强发展动能,优化滨江南段功能布局,创新滨江中北段控规编制路径。推进有机更新,激发存量潜力。以更足信心,高质量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紧盯政策信号,把脉市场动向。挖掘价值亮点,做优土地推介。提供战略服务,增强企业粘性。以更强韧性,高效能推进低效用地盘活。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实现土地收储工作提质增效。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推动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和分类处置工作常态化开展。

区委委员张天炜表示,要尽早确定全年工作目标。具体到发改委工作上,明年在扩大经济基本盘的同时,要做优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开门红。聚焦重点指标,进一步发挥街道营商功能,聚焦投资企业,提升企业在杨浦营收税收的匹配性。强化重点区域辐射作用,进一步抓好抓实项目落地。

来自区委宣传部的缪荣斌认为,杨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围绕人民城市理念,把握“创新发展再出发”的脉络,成为杨浦发展过程中一股澎湃的精神动能。其中,抓好“五个一”品牌项目建设是重中之重。“人民之城,因水而兴。我们正全面推进‘一馆一苑一论坛一广场一中心’,在杨浦滨江南段加快打造人民城市地标集群,计划在2025年底,杨浦滨江就会基本建成一片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进一步提升‘人民城市理念提出地’品牌效应,做好人民城市理念的研究宣介工作。”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