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两岁后,自主意识逐渐萌发的时候,总是会挑战父母的权威和底线,最常见的就是“一言不合就打滚”,躺在地上耍赖,不达目的不罢休,而家人的应对方式,也终会让孩子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在这个过程中,也算是立了规矩。
一对父子出现在商场里,儿子可能想要某个玩具,又或者想让爸爸抱着走,总之爸爸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于是故伎重演,开始躺在地上打滚,他自信满满,以前他这么做的时候,妈妈和爷爷奶奶都无计可施,不一会就答应了他。
但这位爸爸看到儿子做的一切,反应却很淡定,他不慌不忙地掏出手机,在儿子旁边站定,居然玩起了手机,儿子翻滚了几圈一看,彻底崩溃了,这招咋不灵了呢?估计过一会就会自己站起来,拉着爸爸的手,爸爸,咱们回家吧。
爸爸不打不骂,更不说教,轻松就让儿子明白,谁才是王者,从此以后,儿子跟老爸出门,一定会老老实实,再也不会任性了。此刻妈妈的内心估计也是崩溃的,知道父子俩“两虎必有一斗”,没想到儿子这么轻松就被KO了,合着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儿。
这也让很多网友有了童年的回忆杀,其中一个说,我小的时候在路上摔倒了,非要我爸抱起来,我爸把我拉起来,让我自己走,我不干,就开始哭闹,结果被我爸胖揍了一顿,从那以后通体舒畅,看到我爸就不敢作妖。哈哈,分享得很有画面感。为什么儿子普遍都怕爸爸呢?
1、摸不清老爸的底线
相对于妈妈和家里的老人,孩子跟老爸相处的时间可能是最少的,这也让爸爸有了一个优势,那就是让娃某不清底线,在老爸面前就不敢造次,尤其是儿子,爸爸对他寄予厚望,可能要求上也会严格一点,总是一脸严肃,父子俩相处就变得很客气,孩子更不敢随便越界。
2、老爸更看重结果
相对于妈妈的感性,爸爸更理性一点,看问题也总能看到本质,所以对待孩子的撒娇,苦情戏,爸爸总是毫不留情地戳破,他们更注重效率,所以也总是要求孩子拿出结果来,比如今天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考试考了多少分,孩子见了就怕了,哪里还会跟老爸亲近?
3、跟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少,没有安全感
前面也讲到了,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更多地精力都用于外面,对孩子的关注就非常少,这也导致了孩子跟爸爸“不熟”,相处下来就缺乏安全感,所以孩子见到妈妈就撒娇求抱抱,看到爸爸就躲,这一点上,爸爸也应该反省,多抽出时间跟孩子相处,让孩子跟爸爸亲近一点。
孩子怕爸爸和怕妈妈,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一个家庭中,孩子必须得怕一个人,这其实就是树立权威,让孩子既爱又尊重,童年里,这个人通常是妈妈,而孩子长大后,这个人会变成爸爸,但树立权威绝对不等于让孩子怕,很多家庭中,孩子见到老爸或者老妈,就跟猫见了老鼠,这种情况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
怕爸爸的孩子,跟妈妈特别亲
见了爸爸就怕的孩子,跟妈妈就特别亲,这种情况多见于男孩,俗话说“儿大避母”,男孩子长到5-6岁,妈妈就应该适当地退位,把这个位置留给爸爸,孩子的崇拜对象会由妈妈转为爸爸,爸爸身上的很多闪光点,都让他非常羡慕,进而开始模仿,男子汉的气概就慢慢养成了。
而爸爸太严厉,男孩就不愿离开母亲,他拒绝跟爸爸交流,甚至会敌视父亲,这样的孩子,叛逆期会稍长,性格也会优柔寡断,缺乏男子汉气势,总之,男孩子怕老爸,需要作出反省的是父母,妈妈是不是太宠溺儿子,爸爸是不是太严格,两个人中和一下会更好。
怕妈妈的孩子,内心很孤独
很少有孩子会害怕妈妈,但也不是不存在,比如太过强势的妈妈,孩子对她的惧怕就要多一些,这种孩子内心会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妈妈的认可,可每次都失望,久而久之就会封闭自己,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这种影响会一直存在,直到成年后依然如此。
在妈妈那里得不到足够爱的孩子,成年后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有的不表现出来,有的则严重影响社交和自信,所以一个家庭中,妈妈的角色是温柔和温暖的,这是孩子一生的隐形财富。
您的孩子怕爸爸还是怕妈妈呢?又或者谁都不怕,只是尊敬和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