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高育良最好的结局,反而是退居二线,路都被堵死了
在汉东的剧情里面,原本的赵立冬设想是这样的,自己的左膀右臂高育良和李达康,省委书记是高育良,而李达康是省长,可没想到中央却空降了一个沙瑞金,而且从前期的动作也能看出来,当时的他们还空降了田国富,改组了省纪委,这波动作直接堵死了高育良的省委书记,让不少人觉得蛮可惜的,毕竟如果高育良当书记,就不会有后面一系列的问题了。
这里有人就会对此吐槽了,觉得只要沙瑞金不空降到汉东,高育良当书记,事情会不会出现什么新的转机?这一点,我认为可能性不太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没有沙瑞金的到来,高育良的这个省委书记也干不成,因为这不是沙瑞金所能决定的,而是上层的设计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地方干部的小圈子文化专门搞出来的。
那便是一把手不能直接提拔,也称回避机制,啥意思?就是在本地的一把手,特别是像实权性质的,像一个县一个市或者一个省的一把手,也是书记,都是不能直接由本地干部来担任,而是要从异地调任,就这样的规矩下,书记是不可能担任本地一把手的,考虑到高育良的履历都是在汉东,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下,他几乎不可能当省委书记。
对于高育良而言,他是不可能当省委书记的,而只能担任副职领导,这也是为什么隔壁《狂飙》里面的何黎明,他也不可能当政法委书记的原因,因为这套回避机制下,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甚至连五人小组的成员都不能由本地干部来担任,那高育良为什么能当政法委书记?这个原因,恐怕也是因为回避制度是在后续的条例中更改的。
现在的干部队伍要求是四个化,分别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按照这个规定下,高育良几乎不可能再往前一步了,对于高育良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退居二线混退休,可惜,高育良就是认不清楚形势,如果当时的高育良能够看懂中央的动向,及早向沙瑞金靠拢,和祁同伟进行切割,最重要的是赵立春也不要再跟了,高育良兴许能安全落地。
因为很简单,高育良的处境其实一开始是比李达康好很多的,李达康的麻烦很大,大风厂和老婆被抓几乎都能把他搞死了,要不是他及早和沙瑞金靠拢,否则他也要翻车,只不过高育良就是不肯低头,当然,比起李达康和高育良来说,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对局势的把握并不到位,如果能认清楚大趋势,及早切割才是最好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