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博主的都知道,以前被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婚姻到底给女性带来了什么?在生活中,也经常能听到众多女性对于不结婚的想法的倾吐。
当然,她们也会把这称之为新时代女性的觉醒、清醒、独立。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社会错觉,现在想结婚的都是男性,为了传宗接代,为了延续香火,都在追赶、乞求、跪舔现在的女性。几乎在一瞬间,社会上的风向就变了,做女人就是香饽饽,具有绝对的选择权。
“就现在这形势,哪怕我们女人躺在地上,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能嫁出去。”比如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
可现在的问题就是,不想结婚的男人也越来越多了。
最近发现身边的好多哥们,对婚姻也开始了持有消极态度,甚至他们连恋爱都懒得去谈。下面就站在男性立场上,讲讲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男人,不想结婚了?
- 1、女人本身就是风险。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很多男性受离婚率的影响,或者见识到身边相爱相杀的例子,最后给出的主观答案。
本来想结婚,是为了找个人共同承担风险,结果婚后发现,自己娶的那个人就是最大的风险。
说实话,大多数男性都是普通人,能力普通,家境普通,根本经不起离婚的变故。轻则人财两空,重则坑害三代。因为现在女性的需求,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当婚姻回归平淡,更是会变本加厉。
所以幸福的婚姻,对男性的要求是挺苛刻的。
首先你的原生家庭不能有问题,还要懂得无私奉献。其次你这个人要能力出众,闯出不错的事业,还有平衡婆媳关系的情商。
最后生活可以继续,但你还要保持住自己的浪漫、细心、耐心。
当然这也只是基本项,人性的问题、现实的问题、情绪的问题都要照顾到。否则等着你的,先是嫌弃,再是挑剔,外加质疑。
只要有一点照顾不到,伴侣不再是伴侣,妻子不再是妻子,而是藏匿于婚姻生活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绝对幸福的婚姻生活,或者理所当然地认为,结婚以后的生活就应该是绝对幸福的,那注定只能失望而归。同时这也注定是一个使伴侣处于长期饱受折磨的过程。
- 2、生活质量的下降。
结婚以后,生活质量下降,消费降级的不止有女性,还有男性。所以男人也是需要关爱、关心、照顾和认可的。
但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很多的女性只会索取,直接忽略了男性的需求。
于是结婚之后,她们会为了自己得到更好的享受,虚荣的满足,就找到一大堆促进男性付出、改变、努力、上进的标签。仿佛男人就应该像牛一样,无条件、无理由,更加不能反驳地只能低头劳作。
所以她们会在潜意识中认为,男人是没有需求的,即使有需求,也不需要自己去满足,他们自己可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男人过生日的时候,也会希望得到祝福、重视和礼物,但有些女性会觉得,男人过生日有什么好送礼物的,太矫情,再说了,如果他们真有什么需要,可以自己去买,或者自己早就买了。
可见结婚以后,男性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付出,只有奉献,只有投入,包括社会也在要求着他们要这样去做。如果你提出了自己的需求,那落在很多女人的眼里,就是矫情,就是脆弱,就是不像一个坚强的男人。
- 3、过了最想结婚的年龄。
20岁时想结婚,但谈过的恋爱都会无疾而终,因为自己没有房。努力两年,付了个首付,觉得自己有房了,可以结婚了,又会被嫌按揭的压力,再过两年,按揭还清了,又会被嫌没有车。
等自己什么都准备齐全的时候,已经太老没人要了。
到了一定的年龄,婚恋市场上的竞争只会愈加残烈,年龄大的人,只有具备特别的优势,才可能有与年轻男孩的一争高下的资格,注意,也只是刚刚具有竞争的资格。
这时候你回头看,每每相亲的对象,不是要这就是要那,交易一般的婚恋让你大失所望。
关键是在这样的交易中,女人只要占个她是个女人,就可以理所当然、肆无忌惮地提要求,而对于男人来说,投入过大、收益过低。
或者真等自己什么都不缺的时候,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缺了,对婚姻已经没有了特别的渴望。
陪伴吗?不太需要。承担吗?自己就行。情绪吗?自己一个人过,情绪更加稳定。
所以过了最想结婚的年龄,不管后来是否具有结婚的条件与资本,对婚姻,真的会慢慢感觉自己已经不太需要。
说在最后的话,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男性的思想也正在打破传统,趁向人性,于是对婚姻的思考也正在发生。这种思考意味着什么呢?回到了动物的本能,以利弊、得失、供求为首。
你给我带来了什么,我能够获得什么,现在已经不仅仅只是女性考虑的问题了。当然这也会造就一种悲哀,那就是人们的利益心,会越来越重,然后失去许多的美好。
如果男性摆脱了传宗接代的想法,那结婚,又能得到什么?也许有人是奔着陪伴而去,但也从期望走进了失望。
因为自己难过、失意、落魄、伤心、生病、孤独、失眠、无助的时候,能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并不是那个伴侣,甚至在这种情绪下,情况下,首先遭到的是嫌弃,是鄙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