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阶段,觉得孩子只要健康出生就好;
婴幼儿阶段,觉得孩子只要少生病就好;
幼儿园阶段,觉得孩子只要不闯祸就好;
小学阶段,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
初高中阶段,觉得孩子……
身为父母,对孩子总是有不同的要求。而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要求好像也越来越高。
从最初的健康到现在的成绩好,真的让很多孩子承受不住。这也成了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孩子抑郁的最大原因。
只可惜,很多父母还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不断的向孩子施压。明明是自己不断施压,结果却不断怪孩子……
抑郁,正在慢慢侵蚀孩子
@欣欣妈妈:我家孩子最近不知道咋回事,动不动就生气,对我们的敌意也特别大。每次只要跟他说话,好像吵架一样……
@壮壮妈妈:从小到大,我家孩子性格还算开朗。可最近这一个月,总觉得他像变了个人,不喜欢与人来往,还变得少言寡语。
@安安妈妈:这半年,我家孩子的成绩,那才叫过山车。之前成绩还不错,可最近注意力也不集中,也不愿意上学,成绩更是一降到底。
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父母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可能是初期抑郁的表现。
性格的转变,成绩的下降,都可能和抑郁有关系。只不过,孩子不擅长表达,不知道他们正在饱受抑郁的折磨而已。
再有就是,初期的表现都不是很明显,有些父母的认知也有限,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关注,以至于孩子的情况越来越重。
想告诉父母的是: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方面,还包括心理方面。
既然孩子已经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心理问题,作为父母的话,肯定要重视起来。重新调整心态,调整教育思路,要不然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有效的亲子沟通,才是重点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想要缓解孩子的问题,拉近跟他们的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
当然,有父母会说:我家孩子脾气不好,压根就不跟大人聊天。问的多了,孩子反而不耐烦……
别着急,可能是用错了方法!试想一下:若是在你心烦的时候,或者特别不喜欢的话题上,你是否愿意跟别人聊天沟通呢?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沟通,而是父母可能用错了方式。沟通,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一旦用错了方式,就会陷入僵局中。
1、重新优化亲子关系
不论之前的亲子关系,到现在为止都可以翻篇了,一切要重新开始。
最开始,孩子不愿意听父母说话,那就以书信、留言条的方式,让他明白父母的想法。
很简单,认真诚恳的给孩子写一封信,顺便检讨一下自己之前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设想。
大多数孩子,在看到这封信时,都会忍不住窃喜,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给予的尊重。只要打开孩子的心门,接下来的沟通就会容易很多。
2、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感受到孩子情绪出现问题后,父母私底下就要认真观察他的变化。一来,可以提前了解孩子的动向;二来,若是真的有突发情况,父母也能及时发现。
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个时候,父母就要缄默不言的提供帮助,要相信此处无声胜有声。
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害怕被父母说教,害怕被训斥,才慢慢封闭心理。趁此机会,说不定能让孩子有所改变呢,尤其是看到父母的变化之后。
3、注意沟通的频率和方式
跟孩子沟通是好事,但一定要注意频率。很多父母借着关心孩子为由,恨不得每天都进行亲子沟通……
其实,这么频繁的沟通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反而不利于亲子关系修复。每周一两次深入的亲子沟通就好,其余时间彼此也要保持距离。
再有就是方式,不一定面对面的沟通才叫沟通。若是孩子不想聊天,那书信、网络、留言都是沟通的方式。沟通是桥梁,目的是了解孩子,修复关系,别搞错了方向。
跟情绪有问题的孩子沟通,确实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可是,考虑到孩子的未来,还是希望父母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人生才刚开始,若是连父母都不愿意施以援手,那谁来帮助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