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电局再次辟谣只录取海归硕士!评论区却炸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2023-11-08     趣笔谈

原标题:深圳供电局再次辟谣只录取海归硕士!评论区却炸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谣言粉碎机来了,深圳供电局再次辟谣该局只录取海归博士。因为一份包含19名海归硕士被该局录取的名单,让该局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无奈之下,深圳供电局只能继今年5月份之后,再次辟谣此事,表示:此类网帖往年招聘季也存在,甚至其中部分截图反复使用。深圳供电局每年针对毕业生的招聘计划、流程和录取信息全部公开,个别网友摘取部分信息断章取义。以2022年为例,当年该局分批次共向122名应届毕业生发出拟录用通知并公示,其中国内高校毕业生103名,占84%;国外高校毕业生19名,其中18名国外高校毕业生信息被网友摘取发到网上。

对于深圳供电局的解释,评论区却炸了,很多网友都认为,供电系统不是内部人才能去么?这次怎么就招了这么多人。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对国外的学历再次提出了质疑。

有人表示:唯学历论,古人还讲不拘一格降人才呢!高学历并不代表都是人才。亦或者是子弟论吧,花点钱到英国混一年水硕然后回来接班(大专都可以直接读的水硕,钱到位就行)!

不过他的观点遭到了别的网友的反驳:高学历并不代表都是人才,这个命题从逻辑学来讲是正确的。但是出人才的概率呢?从高学历人群中发现“人才”的概率大,还是从低学历人群中发现“人才”的概率大?学历学历,重要的是这个“历”,如果你连证明你学习过的这个“历”的证据都拿不出来,怎么让人相信你是个人才?就以你本人为例,你的个人标签里写着“城市发展人文”,你要是连人文相关的这个学习的“历”都没有,难道你是天生自知然后就能开宗立派从无到有的一代宗师?

还有网友直接表达了对海归硕士的质疑。她认为,第一,现在出国留学的,八九成都是国内考不上好大学的!第二,国外的硕士根本不是一个学历,只是博士的预科,而国内的硕士是一个独立学历层次。国外的硕士根本不用考的,报个名交了钱就可以去读,读过了就可以考博士,国外只有本科和博士,博士才难进难出。海归硕士,连个国内三本都比不上。

笔者观点:

我是坚决的相信深圳供电局的两次辟谣的,网友别总瞎搞了,私下里八卦一下没事,可是影响正常工作就是网友的不对了,还可能因为造谣的问题吃官司。

毕竟不能这么偏激的认为海归硕士就真不行,还是需要分清楚学校的,一般来说qs前300的都没有问题,至于300之后的那水不水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国外硕士学历往往是过渡学历,不属于真正的中国意义上的学历,所以建议国内摒弃国外硕士学历,直接找国外博士学历,如果是名牌高校的博士毕业,实力确实要比国内强,毕竟人家研究的很前沿,实验室也很完备。

而且要分专业,文科什么经济金融文学语言,找工作硕士足够了,有了学历门槛回国进什么企业也都能进,最重要的是实操经验,学历再高没有工作经验项目经验也是白搭。理工科当然是学历越高越牛,但是海归的理工科的数量确实比例要少于文科。

我个人而言,对海归人才没有偏见,但是多次案例表明,真的要对海归人才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至于海归里面夹杂了多少泥沙,是不是公子们回归,不展开讨论了,就事论事就行。

其实大部分的工作,只是需要个“螺丝钉”似的人。比如《中国合伙人》中就演绎道,养小白鼠的人谁都可以,并非生物专业才能做。因此学历的作用并不明显,毕竟试用期足够学会很多东西了。当然这只是电视剧,并不一定是现实。

图源互联网,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点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29b532ab2c02d45f2953da5f69ea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