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后人在黑龙江隐居,混入民间200年,至今仍保留清朝旧习

2022-03-01   安庆大同

原标题:和珅后人在黑龙江隐居,混入民间200年,至今仍保留清朝旧习

通过电视《铁齿铜牙纪晓岚》我们都知道了一奸一忠的两个著名历史人物和珅和纪晓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珅的名气又比纪晓岚的名气大一些,因为相比于忠臣的默默无闻来说,奸臣贪官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史书上也会在他们身上的笔墨多耗费一些,甚至还有人时不时地出来骂他们,特别是他们生前的政敌。

和珅本来不姓和,而是姓钮祜禄,属于满洲八旗里的正红旗,可见是清朝的家臣。和珅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出生的,虽然家中富贵,但是他的父母分别在和珅3岁和9岁的时候去世了,多亏了家中的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和珅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的命运。虽然父母不在世了,但是作为大家族的公子,还是要读书的,和珅从小就头脑灵活,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是通读四书五经,深受老师的喜爱。

和珅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的时候参加过一次科举,但是名落孙山,之后就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过了4年后,和珅终于找到机会在乾隆的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学问,从此以后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和珅在乾隆时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什么和珅会这么得乾隆的喜爱?有野史上说是因为乾隆曾经看见过年贵妃一眼,就此喜欢上了她,就在乾隆调戏年贵妃的时候被乾隆的母妃看见了,就赐了年贵妃三尺白绫自尽,乾隆感到的时候年贵妃已经只剩一口气了,年贵妃和乾隆约了二十年之后相遇,乾隆就将自己中指咬破,抹了一滴血在年贵妃的额头上。

而乾隆看见和珅的第一眼就觉得和珅长得像年贵妃,而且和珅的额头上也有一块朱砂红胎记和当初他在年贵妃额头上抹的血迹位置一模一样,更巧的是和珅出生的时候就是年贵妃去世的那一年。上搜索一乾隆一直宠着和珅,甚至将自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让和珅成为了皇亲国戚。但是风光总是会消失的,嘉庆帝在乾隆死后十五天掌握了实权后,就赐了和珅自尽。

那么大名鼎鼎的和珅死后,他的后代都去了哪里呢?据悉和珅死后,他的儿子和女儿虽然因为娶嫁了皇室子女,免于连坐,但是还是不免被旁人针对,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在3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两个女儿,还是十公主觉得不能让和家没有子嗣才从别人家抱了一个男孩儿回来养在丰绅殷德名下。

现在和珅的后代都以“和”为姓,名叫和英琦,居住在黑龙江的拉林满族镇,主要是当时乾隆帝下令让1000户八旗子弟离开京城回到先祖生活过的拉林镇,一是为了追思先祖,而是为了戍守边界,乾隆之后的皇帝也都延续了这样的做法。这些人日常生活中必须自己开垦土地、种粮为生,一有战事就可以上马拉弓、对敌作战。按照乾隆皇帝的说法,他们必须保持满族的旧俗,多练习骑射功夫,不许再像待在北京时一样闲散。

所以现在居住在拉林满族镇的无论是和珅的后代还是别的八旗后代,在隐姓埋名200年后都还保留着清朝旧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