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取益州,得一丧夫女子,群臣:请娶她为妻

2023-01-07     于梦娇聊生活

原标题:刘备取益州,得一丧夫女子,群臣:请娶她为妻

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心中恐惧,而此时的刘备刚刚联合东吴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夺取了荆州,名声大振。刘璋手下的张松和法正两位谋士一直胸怀大志,他们认为刘璋懦弱多疑,不是成就大事的明主,所以向刘璋建议,引荆州刘备前来协助抵御曹操,实际是准备助刘备鸠占鹊巢。

见识浅薄的刘璋认为刘备是自己的皇室宗亲,所以就轻信了法正、张松两人的话。刘备受邀进入汉中,受到了刘璋的热烈欢迎,刘璋给了刘备大批兵卒和物资,希望得到援助。但是公元212年张松的图谋被亲哥哥张肃告发,刘璋处死张松,与刘备决裂。刘备得知后反攻刘璋,遭到了益州军队的坚决抵抗,两军交战过程中,刘璋军队杀死了刘备谋臣凤雏庞统。

随后诸葛亮、张飞、赵云带兵援助刘备,终于耗时2年,于公元214年包围成都。刘备派简雍劝降刘璋,成都城内当时尚有3万大军和1年粮草,城内百姓也支持对抗刘备。但是刘璋不忍城中百姓因为自己而生灵涂炭,于是决定投降。益州之战结束,刘备终于得到了这个稳定的大后方,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的第二步计划,而刘璋则归隐田园。

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因为讨要荆州与刘备裂痕增大,其妹孙尚香返回东吴,刘备正室空缺。而刘备帐下群臣建议刘备娶刘璋嫂嫂吴夫人为妻,刘备因为伦理问题而犹豫,刚投靠过来的谋士法正劝说道:晋文公当年为了拉近和秦国的关系,还娶了自己侄媳妇为妻(该女为秦穆公之女)。于是刘备接受了建议,迎娶吴氏,不久被立为汉中王后,刘备称帝后立为穆皇后。

三国时期,儒家的伦理纲常观念已经普及开了,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解时,明确指出他认为刘备这一举动不合伦理,因为刘璋与刘备同属汉室宗亲,刘璋的嫂嫂就是刘备的弟妹。并且直接点出法正“把历史上的过错当作美玉”,而“先主从之,过矣”。

而刘备一直以来已其以厚道德的美名享誉于世,曹操因为贪恋张济遗孀邹夫人美貌,害死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被千秋耻笑。刘备为什么甘愿冒着损害自己名誉的风险去娶刘璋的嫂嫂,为什么后世无人指责刘备是好色之徒呢?

这首先要从穆皇后的背景说起:

穆皇后吴氏早年有人给她算命,说是皇后命。而刘璋的父亲刘焉在灵帝时就有不轨之心,所以就帮自己最喜欢的三儿子刘瑁娶了吴氏。刘焉赴任益州牧,把四个儿子中的三个留在洛阳,只带了刘瑁自己去益州,准备用心经营益州,培养刘瑁,徐图大志。为了笼络人心,算命人说吴氏会当皇后的话,自然早已被刘焉传播。

刘瑁经营益州期间,用心培养刘瑁,把四川周边的土匪整合成为几万人规模的东州兵,由刘瑁的大舅哥也就是吴氏(即刘备穆皇后)的亲哥哥吴懿统领。后来刘瑁病死,刘瑁从刘焉时期积累起来的人脉很大一部分到了穆皇后一家这里,尤其是东州兵。

另一边,刘焉的儿子们跟着董卓迁都到长安,后来长子、次子密谋造反被杀,胆小的四子刘璋逃过一劫,回到了益州。刘焉知道儿子们被杀心中郁闷,不久得病死了。益州当地官吏赵韪等人认为刘璋柔弱,容易控制,所以立刘璋为益州牧,而刘焉选择的继承人的刘瑁则被排挤,不久后暴毙。赵韪等人后来果然依靠益州本土力量造反,刘璋又依靠自己父兄留下来的实力,镇压了赵韪造反,这其中自然包括东州兵。这样一来,他的这个嫂子的地位也就更高了。

刘璋性格本来柔弱,加之赵韪造反的影响,东州兵的影响自然变大。吴氏本就因为传说而被益州百姓认为将来会当皇后,加之其家族实力以及人脉,都能够独当一面,在益州成为重要力量。穆皇后这边如果真心真意的跟随刘备,刘备安定益州则事半功倍。而真心真意,莫过于夫妻一场。

刘焉死于公元194年,这之前穆皇后就已经结婚了。刘备纳她为夫人发生在公元214年,距离刘焉死已经20年,这时候穆皇后至少已经三十多岁,按照古代的规矩,属于超大年龄了,此时还能嫁给一位当世英雄,而且家族势力能够得以被容纳并且发扬,自然获益不少。

而从刘备方面看:

刘备的实力吞并益州本来就属于以小博大,耗时两年,艰辛无比。而益州很多城池还没有被攻陷,很多主动投降的城池未来仍然存在反复的可能。柔弱的刘璋离开后,益州反而会更麻烦。

尤其是考虑到关羽当时还只带着少量兵卒防守荆州,孙权、曹操都有图谋之心,而汉中的张鲁也被曹操击败,随时可能会趁机进入益州。这些问题,如果没有特殊手段,根本不能够解决。刘备以英雄大业为立足点,必须要娶吴氏为妻,就算吴氏是个丑八怪也必须这么做。

而穆皇后嫁给刘备之后,刘备也确实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她的哥哥吴懿,后来跟随诸葛亮多次北伐,立下了很多战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20d8e62b91018d46bf86b7635b23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