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大爆!今年的“戛纳金棕榈”值得一看

2023-10-25   Mtime时光网

原标题:口碑大爆!今年的“戛纳金棕榈”值得一看

口碑大爆!今年的“戛纳金棕榈”值得一看

时光撰稿人 | 小熊软糖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戛纳电影节作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每一年金棕榈获奖影片,总能引起全世界影迷的热切关注。

2023更被称为“十年难遇”的戛纳大年。肯·洛奇、锡兰、是枝裕和……主竞赛单元,就有五位曾经的金棕榈获得者强势加入,女导演入围数量,亦达到七位之多。

最终,金棕榈大奖由法国新秀茹斯汀·特里叶摘得,她也是继简·坎皮恩(《钢琴课》)、朱利亚·迪库诺(《钛》)之后,第三位女性金棕榈得主。

戛纳首映后,影片口碑不俗,不仅在Metacritic上拿到88的高分,烂番茄新鲜度更一度高至100%,可谓吊足影迷胃口。

本月,年度佳片终于展露真容。

金棕榈,实至名归——

《坠楼死亡的剖析》

悬念先入

虽是一部时长高达151分钟的影片,但电影却有着极为干净利落的开头。

同为作家的夫妻二人,与视力受损的儿子一起居住在法国阿尔卑斯山脉,人迹罕至的山区小木屋中。

某日,与导盲犬一起散步归来的儿子丹尼尔,在家门前的雪地上,发现了父亲萨缪尔的尸体。

尸检显示,死者头部左侧的伤痕为致命伤,原因可能是坠楼时的钝物撞击,或在坠落前头部遭到猛烈击打。

即是说,这起事件既可能是意外导致的坠楼,也可能是蓄意进行的自杀,同时也不排除他杀的可能。

在颇为经典的犯罪片基调中,故事徐徐展开。

围绕案件的一系列调查取证过程中,疑点亦在不断增加。

疑点一:反常的妻子。

仅有三人的居所中,丈夫死亡,年幼的儿子为尸体第一发现人,且有严重视力障碍。

在此情况下,妻子桑德拉理所当然被列为第一嫌疑人。

且对方当日的举止,在他人看来,也堪称反常。

首先,听到儿子的惊呼后,她没有立刻做出反应,而是在大约一分钟后才出现。

案发当天,因为有女记者前来采访桑德拉,导致萨缪尔心生不满。而在依靠高分贝乐曲打断采访,并赶走记者后,他并没有停止播放。

据桑德拉称,她已经习惯对方这一点,所以在之后直接选择带上耳塞睡觉,这才没能第一时间听见坠楼声与儿子的喊叫。

但显然这一说法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其次,警方在桑德拉的手臂上发现淤伤。

她声称自己是在厨房的台面上撞上的,但这样的伤痕,也可能是在打架或挣扎时留下。

最后,在律师离开后,她才打电话表示,丈夫曾在六个月前有过一次过量服药经历。

她在对方的呕吐物中发现了药片,结合萨缪尔的抑郁症,这很可能是一场未遂的酒后自杀。

但因没有证据,也无其他人知晓此事。这时讲出,很容易被认为是桑德拉在暗示丈夫的坠楼只是又一次自杀,从而为自己脱罪。

疑点二:矛盾的证词。

在丹尼尔的描述中,案发当日出门前,他听见父母说话在二楼卧室说话的声音。但在警方试图将其定义为争吵时,他坚称两人只是用平静的声音说话,没有发生争执。

然而,在还原现场的调查中,警方发现,以丹尼尔当时的站位,假如他的父母没有争吵,他是不可能听见声音的。

很显然,他是为使状况对母亲更有利而说谎。

疑点三:被曝光的隐私。

在更广泛的调查中,桑德拉的双性恋身份被公开,且被证实在这段婚姻中,她曾有过数次出轨行为。

结合当日萨缪尔的反常行为,他极可能是怀疑妻子与女记者有染,这才想方设法将对方赶走。随后两人因此事爆发争吵。

同时,一段更为私隐的录音被曝光。

原来案情发生前日,这对夫妻也有过一次激烈争执。

过程中,萨缪尔不仅指责了妻子的出轨行为,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并控诉桑德拉剽窃其创意出书,导致他的小说无法完成。

控方律师所引用的桑德拉的作品片段中,也出现过配角想要杀死丈夫的内心独白……

新证据引发新悬念,一次次调查,一次次庭审,都使围绕案情的迷雾愈发浓重。

两个半小时的长对话电影,却因对好奇心的精准拿捏,而不令观众感到烦闷。

导演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情感傍行

律政题材已成为近年来大热门。

今年,仅国内观众看过的,就有港片《毒舌律师》与《正义回廊》两部。

虽都是在庭审过程中破解案件谜题,但前者着眼于主角的成长,探讨阶级差异,权力与公义;后者则更严肃地触碰司法体系与真相间的复杂关系。

总之,不论“爽文”还是“檄文”,都再度唤醒了人们对律政题材的热情,同时证明了这一题材的可探索性。

《坠楼死亡的剖析》同样分属律政题材。

影片几场重头戏均是在法庭之上发生。但聚焦点已不是司法本身,而是人的情感与复杂性。时光君愿称之为——

悬疑版《婚姻生活》。

电影的一大优点,便是导演用相当冷静而克制的方式,将故事限定在案情本身,以及与案情相关的一家三口身上,而未用更多笔墨去描绘其轰动性及社会影响——尽管我们都知道,它们必定真实存在。

伴随一次次庭审,萨缪尔和桑德拉这对夫妻的关系也以一种相当难堪的方式,袒露在所有人面前。

他们爱彼此吗?答案是肯定的。

否则也不会相爱结婚,生下小孩。

在桑德拉讲述他们相识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感知到,她仍对那段美好岁月充满怀念。

可惜,爱情是单纯美好的,婚姻却真实且复杂。

丹尼尔四岁时,因萨缪尔疏忽而发生的意外,不仅夺走了儿子的视力,也彻底毁灭了他们的平静生活。

治病令本不富裕的夫妻负债累累,他们不得不从伦敦,搬回萨缪尔童年居住偏僻小木屋。

来自法国的丈夫与来自德国的妻子,每天靠用英语沟通的方式,维持二人间的平衡。

生活骤变,压力难以得到宣泄的桑德拉,在丈夫拒绝再与她发生性关系的情况下,开始出轨他人。

同时,出于负罪感,为修复和儿子的关系,萨缪尔主动揽下了更多家庭工作,增加与丹尼尔相处的时间,这使得他的小说创作多年来毫无进展。

妻子桑德拉则接连出版数本小说,以他的提纲为基础的那一本亦大受好评。

不复初见时的相互吸引,他们的婚姻充满了歉疚、背叛、妒忌,相互迁就,相互指责……

在桑德拉和萨缪尔爆发那一场激烈而丑陋的冲突中,性别及职责错位对婚姻关系的影响,赤裸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使人不寒而栗。

同时,我们也在这部女性导演的作品中,看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

道德审判

回归到最初的问题,即坠楼死亡的真相时,我们会发现,所有人都被引入了提前预设好的思维盲区——

男性不可能因为家庭生活带来的失落自杀。

无论是戏内法庭上的众人,拿案情大做文章的新闻媒体,还是戏外的观众,都始终被诱导着,思索桑德拉的嫌疑。

但换位思考,假如导致儿子车祸,一家被迫搬至荒凉山区,而自己不得不牺牲创作时间来维护和儿子的关系,以至多年来一事无成,只能看着伴侣一次次成功的人是桑德拉。

那么倘若某一天她选择自杀,人们会觉得这是件怪异的,需要花费两年时间在法庭上探讨的案子吗?

不会。

大部分人只会唏嘘母职惩罚对女性的压迫,与这个女人的可怜和脆弱。

但当这件事发生在男人身上,人们却将矛头对准了他的妻子。

提前预设对方有罪的立场,对其进行道德审判。

因为她是双性恋,是出轨者。

因为她陪伴儿子的时间更短,她比她的丈夫更成功……一切不符合人们对女性刻板印象的特质,都成为将其钉在十字架上的钢钉。

以至于连她的儿子都因此产生动摇,怀疑真的是母亲杀死了父亲。

可惜到最后,除却道德上的“污点”,他们找不出任何其他证据证明桑德拉曾经犯罪。

无论外界声音如何,这个饱受两年审判、质疑、责难的女人,仍旧被无罪释放。丹尼尔最终也选择相信母亲,拥抱他在世上最后的亲人。

这是导演出于上帝视角,对案情及婚姻关系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冷肃剖析后,展露给我们的最后一点温柔。

有趣的是,本片摘得金棕榈后,也有不少声音认为导演茹斯汀·特里叶是吃了政治正确的“红利”。

《芭比》大爆后,也被无数破防者认为其是靠“打女拳,踩男性”才取得的高票房。

这种审判和指责,与片中针对桑德拉的法庭何其相似——她甚至不被允许用母语为自己发声!

但争论到最后,人们收获了什么呢?

无能也无力的丈夫选择了自杀,竭力至桑德拉于死地的控方律师吃了败绩,泄露录音的心理医生留下了患者自杀的记录。

女主用自己强大坚毅的能量,仍能继续出书,照顾她的孩子,向新生活驶进。

先预设立场,再看待问题,只会令人变得偏激盲目。

承认女性也能比男性成功,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不是吗?

-END-

【 时 光 活 动 】

【每月一猜】014期·万圣节篇限时上线!

TRICK OR TREAT

鬼影重重,神秘闪现

几只来自电影界的“鬼”突然造访时光

你能揭开ta们的真面目吗?

快来见“鬼”识电影 ,测测你的阅片量

分享你的万圣节扮装趣事

影券周边等着你哦

20世纪第一猛片!名不虚传

16个细节拆解《河边的错误》,果然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