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员正在清除轮缘槽内的杂物。中国网发 王强/摄
中国网1月27日讯 (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李季春 李冬 郭磊 王强)1月26日7时30分,吉林省通化市梅集线K141+246M“小里屋”铁路道口,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化工务段道口工长孙岩和道口员夏立波早早就来到了道口值班室里,检查设备,整理着装,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处铁路道口,位于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西热村,是该段管内较偏远的一处道口,与303省道交汇,春节返乡的村民都通过这处铁路道口出入山村,日常列车通过较频繁。
“梅集线142公里道口,下行列车接近K141公里道口。”9时40分,对讲机传来了相邻道口员报告来车预告信息。孙岩立即通知:“下行列车接近,出务巡检、疏导车辆。”并按下公路信号按钮,公路上的红色信号灯亮起。屋外,副班道口员夏立波检查道口铺面、轮缘槽、线路两侧安全情况,在接到列车关闭信息后,示意往来车辆停车,同时跟随电动拉门关闭,手势动作一气呵成。孙岩说,多年的工作经验,所有的规程和动作都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道口员检查设备设施状态。中国网发 王强/摄
看似简单的道口看护工作,却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工作制度,容不得半点马虎。孙岩说,执行作业标准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要时时刻刻监听对讲机发出的各种命令和临近道口发出的通知,观察公路机动车运行状态,何时关闭拉门,怎样处理道口故障,详细的操作规程早已印在道口员的脑海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