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灵感丨机场、码头、火车站...大体量废弃交通建筑改造潜力多大?

2022-10-07     UniDesignLab

原标题:设计灵感丨机场、码头、火车站...大体量废弃交通建筑改造潜力多大?

或被拆除整理为城市土地储备资源,或被彻底闲置成为城市流浪人群的栖身之所、废墟探险爱好者们的目的地......当建筑因其实用价值逐渐无法适应城市的发展而陆续被淘汰,它们如何在城市中寻得新的一席之地,一直是各国城市更新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其中,机场、火车站、码头这些交通设施因其巨大的体量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命运。

本期灵感库我们选择了九个有趣的交通建筑改造案例,去往不同的城市,看看这些昔日承担着交通运输重任的建筑如何走向再生之路? 大体量的建筑改造意味着潜力更大吗?功能性的构筑物建筑如何装进日常生活?

*按城市名称首字母正序排列。部分项目介绍编译、整理自相关设计方、业主方公开资料和媒体报道。

滕珀尔霍夫公园

德国·柏林

滕珀尔霍夫公园的前身是启用于1923年10月滕珀尔霍夫机场,这座机场是二战时期欧洲最著名的三大机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运营的商业机场之一。

曾在运行中的机场Denis Apel

2008年10月,由于连年经营亏损,滕珀尔霍夫机场停止运营,留下了跑道、绿地以及占地55公顷的建筑群,占地总面积300多公顷。2009年,柏林市政府开始对这座机场进行规划改造,最终将这座距离柏林市中心仅15分钟骑行距离的机场改造为了柏林最大的城市公园。

机场俯瞰Avda

改造几乎是将机场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原有的机场跑道和绿地被原貌保留,柏林市民们可以在机场里自由地骑车、滑轮滑、踢球、遛狗、野餐烧烤、晒日光浴......放眼全球,这都是十分少见且相当有趣的体验。

改造后的机场Konstantin Börner

改造后的机场 / 图源:BerlijnBlog

改造后的机场 / 图源:futurelandscapes.ca

机库陆续改建成了歌舞厅、办公室、录音棚、运动场、艺术家工作室等功能丰富的空间,航站楼在后续改造中也将变成博物馆、创意中心等大型公共空间。2015年,机场还为难民们提供了临时的住所。

在改造后的机库举办的网球比赛bed1ACES

改造后的机场Dagmar Schwelle

此外,机场还有科学的分区管理,通过制定公园使用守则和设置指示标识,时刻告诉游客自己所处的区域、可以做的活动,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公园导览图 / 图源:berlin.de

这座机场公园的新生还不只这些。2011年起,公园开辟了5000平方米的区域作为可租用苗圃,租用苗圃的市民们在此打造出风格各异的小花园,富足的瓜果蔬菜就放在外面供人免费取用。2015年起,这座公园也成为了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柏林站的举办场地。

改造后的机场 / 图源:futurelandscapes.ca

在公园举办的FE比赛 / 图源:Autoweek

毫无疑问,滕珀尔霍夫机场的改造给当代城市更新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尤其是面对大体量的交通建筑,大拆大建之外因地制宜的改造更新需要注意什么?或许这座机场公园能带给我们不少启发。

改造后的机场 / 图源:BerlijnBlog

TWA酒店

美国·纽约

环球航空公司飞行中心(TWA Flight Center)又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第五航站楼,1956年由著名芬兰裔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设计,并在1962年建成投运。

这座建筑的屋顶由四块薄壁混凝土壳互相支撑而成,营造出一种展翅翱翔的意向。室内空间运用了大量的曲线设计,楼梯、穹顶、走廊、门洞都由流畅的线条构成,造型流畅优美。

TWA航站楼Max Touhey(上)Chan360(下)

1994年,TWA航站楼被认定为了纽约市地标,并在2005年被评为美国国家历史名胜。不少经典的影视剧也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如《猫鼠游戏》《广告狂人》《瞒天过海:美人计》等。

2001年,因环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 Airlines)的破产,TWA航站楼从此停止运营。这栋建筑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废置,仅在特殊节日和活动开放,直到2016年,捷蓝航空(JetBlue Airways)联合一家酒店开发商决定将TWA航站楼改造为一家精品酒店。

改造后的TWA航站楼内外景David Mitchell

酒店在2019年建成营业,改造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航站楼被改造成酒店大堂,下沉式的休息区搭配了辣椒红的地毯和织物,成为公共区域的一大焦点。

改造后的TWA航站楼内景David Mitchell

酒店拥有6家餐厅和8家酒吧,透过玻璃幕墙就可以看到窗外开阔的停机坪。餐厅的桌椅采用了沙里宁的经典设计,郁金香椅。

改造后的TWA航站楼内景David Mitchell

五百多间客房则被放置在航站楼两侧新建的大楼中。客房内的设计以白墙、深色木地板、胡桃木镶板和青铜装饰为主要元素,给空间带来了精致简约的复古氛围。落地窗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也让窗外繁忙的机场成为有趣的景观。

TWA酒店客房David Mitchell

将一座经典的航站楼改造为精品酒店,有效地利用了历史建筑的空间,为现代机场的旅游消费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场景体验。在TWA酒店正式开业前,LV还把2020年早春大秀搬进了这个改造后的新空间,这也意味着这样一个有特点的空间在未来还会迎来更多的场景利用可能性。

在TWA酒店举办的LV2020早春大秀Jason Szenes/EPA(上) Gregoire Vieille(下)

Township Commons

滨水公园

美国·奥克兰

Township Commons滨水公园是美国加州奥克兰河口滨水区综合开发项目Brooklyn Basin的一部分,这座滨水公园由曾经的一座港口码头改造而来。2020年11月,公园建成开放。

上:码头旧貌;下:改造前后对比图 Einwiller Kuehl

码头的改造设计最有特点的是将原有的仓库进行了拆分,将原本封闭的工业库房打开为一个半开放的公共空间——仓库的一部分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形态,作为商店、餐厅和室内休闲活动的空间使用。

另一部分在保留建筑基础桁架和墙面结构的前提下,拆掉了屋顶和部分墙面,将起伏的绿化和步行道引入原本的室内空间,形成了一个具有工业历史感的休闲绿地。

Einwiller Kuehl

室外空间则最大程度尊重了码头的历史风貌,休闲椅被设计成水泥隔离墩的造型、码头编号被保留了下来、中央路面铺装上了木板,此外还种植了适宜海边生长的植物。开阔的室外场地和滨水的观景视野让这片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Einwiller Kuehl

奥塞博物馆

法国·巴黎

坐落在塞纳河左岸,斜对卢浮宫的奥赛博物馆收藏着世界上最多的印象派画作,被誉为“印象派的殿堂”,是欧洲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在知名旅游评论网站Tripadvisor(猫途鹰)上,奥赛博物馆曾在网友发起的“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评选中拿下第一名。

但事实上这座近现代艺术宝库的前身是一座废弃多年的火车站,这也是工业建筑改造更新的经典案例。

奥赛博物馆 / 图源:Trainline.com(上)Daniel Vorndran(下)

1900年,奥赛博物馆的前身,为当年巴黎世博会而建设的奥赛火车站建成。更早的时间里,这里矗立着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被焚毁的审计法院。

因为电气化机车的投运避免了蒸汽和烟雾,火车站得以拥有一座漂亮的玻璃天棚,同时还配有电梯方便旅客搬运行李,车站旁则建有一座豪华酒店。建成后的近四十年间,奥赛火车站一直都是法国西南部铁路的终点站。

但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大,奥赛火车站的站台开始无法适用于更长的火车,1939年起,车站被关闭。

奥赛火车站旧照Musée d'Orsay

1970年代起,奥赛火车站的改造计划被提上议程,当时提出了两种改造方案:一是拆除车站原有建筑,建一座国际化酒店和会展中心;另一种方案则是保留建筑,改造为博物馆。

基于保护历史建筑的城市发展策略,博物馆改造方案被采纳。博物馆室内设计工程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盖·奥朗蒂(Gae Aulenti)负责,1986年7月,历时八年的改造工程完工。

上:废弃时的奥赛火车站;下:博物馆改造工程施工时的奥赛火车站Musée d'Orsay

改造后的博物馆共有八十多个展厅和陈列室,展览面积达4.7万平方米,按艺术家的年代和流派划分,展品被设置在底层、中层和顶层三个区域。

其中顶层展出了奥赛博物馆的著名馆藏,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如莫奈的《睡莲》、德加的《舞蹈课》、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塞尚的《苹果和橘子》、梵高的《午睡》和《自画像》等。

奥赛博物馆Barbara Alper/Getty Images(上)

Alexander Franke(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奥赛博物馆本身即是其最珍贵的馆藏。奥赛博物馆从废弃火车站到享誉世界的艺术博物馆的转型,也为当代许多城市处理历史与现代关系提供了经验参考。

改造后的奥赛博物馆Adrian Scottow(上)Pierre Blache(下)

樱桃街码头

美国·费城

费城特拉华河畔的樱桃街码头是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市政航运码头,2017年,费城市政府开始对这座老码头进行改造,改造面积约5100平方米。

樱桃街码头DRWC(上)ISA(中)Cherry Street Pier(下)

在项目启动前,这座码头曾有十余年的时间疏于维护,建筑内部结构残破,如果采用全面修复的方式,成本和施工难度都相当高。因此,项目组选择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现有情况有针对性地改造,将这座老码头更新为一个面向所有市民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

改造前的樱桃街码头Cherry Street Pier

码头仓库和车间的大纵深与挑高为改造提供了相当大的发挥空间。空间内部被置入了集装箱模块,成为了小商店、艺术家工作室的经营和办公场地。

集装箱模块ISA

场地内更多区域则为市集、展览、讲座、音乐会等市民活动提供了灵活多变的空间。

多变的空间容纳着丰富的市民活动Cherry Street Pier(上、中)ISA(下)

仓库尽头还被改造成了一座小花园,满足了人们餐饮、休憩的需求。

仓库尽头的小花园ISA

如今,樱桃街码头与所在的街区已成为费城城中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滨水生活区,每年都会有许多艺术文化活动在樱桃街码头举行,昔日的废弃老码头焕然一新后,为市民创造了更丰富、且具有场景新鲜感的公共活动空间。

ISA(上)Cherry Street Pier(下)

GTR &Teleport

联合办公空间

马来西亚·雪邦

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的LCCT(Low-cost carrier terminal)航站楼是全球首座廉航航站楼,亦是亚洲航空(Air Asia)曾经的主要枢纽。该航站楼于2006年启用,2014年停用。2019年,这座废弃多年的航站楼被改造为一个供GTR和Teleport两家亚航子公司使用的联合办公空间。

停用前后的LCCT航站楼 / 图源LCCT.COM.MY

入口接待处的设计并未选择花哨的背景标志墙,而是选用了半通透的网格做背景,让视觉集中于接待处前方和一侧的两家公司的大门,这样的设计既隐约保留了窗外的景色,也相对把接待背景弱化,偶尔还能透过窗外看见远处的飞机起落。

接待处David Yeow

空间整体的色彩相对昏暗,富有工业气息。设计通过灯光与橘色穿孔板的布置凸显了空间的个性风格。办公区和休闲区用穿孔板隔断,既能让空间更加开阔,又能满足工作对私密性的需求。

办公空间内景David Yeow

休闲区、洽谈区、休息区的各个角落都融入了飞机的设计元素,例如由飞机引擎改造而成的装置,以及机翼形状的吧台和地面的跑道线装饰,创造出一个年轻有趣、且符合航空业特点的新式办公空间。

办公空间内景David Yeow

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调整,一些机场老航站楼的废置或许会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除了简单粗暴地拆除,将其改造为航空运输业办公空间的思路不失为一种提高废置空间的利用率且成本低廉的做法。

徐汇跑道公园

中国·上海

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西南部黄浦江西岸的上海龙华机场始建于1917年,1929年转为民用后迅速发展,曾一度成为东亚最大的航空枢纽,直到1964年,这里都是上海唯一的民用机场。70年代后,龙华机场逐渐转型成通用航空机场,2011年,机场正式关闭。

1940年代龙华机场的机库 / 图源:wikipedia

1960年代龙华机场 / 图源网络

随着上海城市布局的调整,关闭后的龙华机场大部分设施均已被拆除,机库被改造成了余德耀美术馆,机场跑道则被改造成了徐汇跑道公园。

2016年,由知名设计公司Sasaki担纲设计,机场跑道及周边占地逾14公顷场地的改造更新项目“徐汇跑道公园”开工。2017年,公园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场地改造前后对比图Sasaki

设计将建于1948年的长1830米、宽80米的混凝土跑道改造成了一个线性公园,多样化的线性空间把街道和公园组织成一个统一的跑道系统,满足了车行、骑行和步行需要。

一勺景观摄影

设计中尽可能保留了原有机场跑道的混凝土地面铺装,并重新利用破碎的跑道混凝土块建造了新的道路、广场以及休息区。公园内有层次的空间设计呼应着人们乘飞机时上升、下降的体验,纪念着场地作为机场跑道的历史,也为人们的休闲观光提供了多种视角。

一勺景观摄影

公园的道路设计则通过控制车行道的宽度来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六行落叶行道树沿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机动车道形成绿化隔离带,创造了舒适的微气候、四季变换的景致,以及人性化尺度的景观大道。

一勺景观摄影

公园的设计还引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将车行道和公园的雨水通过路旁5760平方米的雨水花园和8107平方米的人工湿地进行管理,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公园植被的灌溉,在此基础上打造的水景和湿地景观也增加了公园环境的场景丰富性。

一勺景观摄影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中国·上海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由上海龙华机场航油仓库的储油罐改造而来,从1984年到2009年,这片面临黄浦江的储油库一直是上海重要的航油码头,这里通过数十公里的输油管线与虹桥机场相连,保障了虹桥机场的正常运行。

2019年3月,经过6年的设计与建设,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一勺景观摄影

OPEN将五个独立的油罐用一个Z字型的“超级地面(Super-Surface)”联接起来,“超级地面”之上是高低起伏的草坡,之下是灵活连通的室内展览与服务空间。

一勺景观摄影

“超级地面”田方方

“超级地面”之下的展览空间陈颢

五个油罐分别被设计为一个音乐表演空间、一个餐厅和三个各具特色的展览空间。新建建筑低调地消隐于地景和公园之中,既尊重了工业遗存,也回应着都市人对自然的渴求,油罐建筑的独特形态也提供了一种新奇的空间体验。

艺术中心主入口吴清山

阶梯水景一勺景观摄影

面向城市广场的休憩平台一勺景观摄影

OPEN在为油罐空间置入丰富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持了工业痕迹和原始的美感,只新增了一些圆形、胶囊形的舷窗和开洞,形成外立面独特的表情,同时给罐内营造了朝向公园和黄浦江的优美框景。

改造后的油罐内部空间吴清山

油罐艺术中心亮相后,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参观者,成为一处新晋热门打卡地,也成为城市更新视角下工业遗存改造的创新实践,给城市带来了尊重历史又不失现代性的城市人文新景观。

吴清山

一勺景观摄影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

中国·盐城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也是一座由废弃火车站改造而来的博物馆,其前身是2004年启用的盐城火车站。

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这是中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也是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型自然遗产,同时还是江苏首项世界自然遗产。申遗成功后,盐城市决定将原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块进行改造提升,建设黄海湿地博物馆及盐城湿地博物园。2022年1月10日,由原盐城火车站改造而来的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正式开馆。

盐城火车站旧貌DKMcLaren

改造后的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章勇

火车站的改造设计由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建筑造型在原有建筑的拱形形态基础上,抽象出圆弧线的轮廓,并以渐变起伏的方式让屋面造呼应着盐城湿地保护动物丹顶鹤的羽毛。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章勇

火车站原有的进站大厅被改造为博物馆的公共大厅,候车厅改为展览厅,并保留扶梯作为二者的交通联系。黑色大理石地面象征湿地水面,米色砂岩墙面暗喻露出水面的沙洲浅滩,室内设计同样与湿地的意向有所呼应。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章勇

火车站原来的站前广场和候车站台也被保留利用。站前广场和进站匝道被改造为市民广场,候车站台则被改造为室外展区。

在展陈方面,博物馆将通过场景模拟、沙盘模型、各类标本、多媒体互动等形式载体,向观众全方位展现了黄海湿地生态空间、416种鸟类信息及迁徙轨迹以及盐城促进黄海湿地保护所做的努力。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章勇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撰稿:昨山

编辑:昨山

摄影:详见图注

设计指导:ada、11ZSDC

校对:屿墨

设计:阿吉ZSDC

设计灵感丨昨日完结的《西部世界4》里出现了哪些建筑

设计灵感丨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事务所出新作品了!推荐给老爷们

设计灵感丨高温+疫情,这18家“倒霉”的成都新店有什么看头?

设计灵感丨别看日本了,国内公厕设计也“卷”起来!网友惊呼:我能住进去吗?

设计灵感|疫情时代,我们如何逛美术馆?

设计灵感丨建在现有办公楼之上的住宅楼丨MoederscheimMoonen Architects

设计灵感丨对话东方传统游戏,重塑昔时游玩场景

设计灵感|2022年,全球值得期待的22座建筑

设计灵感|2022年,全球值得期待的22座建筑

设计灵感|书店,于异乡存放孤独内心的地方

设计灵感丨从上海、成都到青岛,城市最“YOUNG”的街长什么样?

设计灵感丨玫瑰人生:7种设计重新定义粉红色

设计灵感丨50个设计师应该知道的椅子

设计灵感丨年度最“笋”建筑出炉了!

设计灵感丨进可烧焦,退可掰弯:铜只是优秀了亿点点

设计灵感丨突然科幻!无人驾驶车与建筑设计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设计灵感丨你都如何回蚁窝:1929至今的极简家具设计

设计灵感丨突然科幻!无人驾驶车与建筑设计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设计灵感丨盘点2021元宇宙元年,游乐业态发生的变化

设计灵感丨提到交互, 能想到的只有APP?

设计灵感丨台北摩天大楼上的哥特式教堂丨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设计灵感丨扬帆起航!全球最大的海盗船主题冒险游乐场

设计灵感丨巨型水母和疯眼已成功登陆

设计灵感丨如果将2022拟人化,那TA会回到怎样的家?

设计灵感丨圣诞老人,北极熊和帝企鹅邀您参观“寒冷的新家”

设计灵感丨Bricolage:拼凑起来的奇妙建筑效果

设计灵感丨蛇形画廊的20年20个大师巨作

设计灵感 | 圣诞过后,来点优质图集灵感补给吧!

设计灵感丨建筑师的两百个内饰元素

设计灵感丨身处文化高地,这3座美术馆何以“出圈”?

设计灵感丨旧机场的第101种可能:南京大校场再生计划

设计灵感丨无形之形,在“夹缝”中生存的建筑

设计灵感丨把5种中国传统颜色放入作品集?PANTONE2022秋冬流行色搭配!

设计灵感丨2012-2021十年间最好的博物馆设计

设计灵感 | 灵魂的庇护所——儿童之家

设计灵感丨沉默而伟大:纪念碑般的建筑

设计灵感 | DNA动了!这些建筑-景观-城设-室内图集也太丝滑了吧~

设计灵感丨超越基础设施:更好的桥梁设计

设计灵感丨从罗西到伊东:向死而生的现代公墓设计

设计灵感丨博物馆主题的竞赛如何做?

设计灵感丨分子迷宫 感官+音乐互动游玩装置

设计灵感丨 云·浪 机械感官互动装置

设计灵感 | 社区中心-设计策略和场所营造

设计灵感|渴望与成就之间:极端环境下的设计探索

设计灵感丨三代人与四只猫的生活

设计灵感丨2020中国十大火锅餐厅设计师榜单

设计灵感丨CAA LAB可持续性:“小即是大”

设计灵感 | 博物馆设计20例

设计灵感丨Haldenstrasse 日托中心 / se\arch architekten

设计灵感|Ne[o]cropolis 墓地设计

设计灵感丨藤本壮介与美杜莎:建筑,但不完全建筑

设计灵感丨OMA / Shohei Shigematsu 墨西哥 Jojutla 人行天桥的设计,修补地震创伤

设计灵感丨机械装置艺术:“一”是一切生长的开始

设计灵感丨向死而生:最美废墟改造

设计灵感 | 以爱为食:无形文化的建筑(小贩文化地摊经济的发展策略)

设计灵感丨建筑革命:工业空间的功能更新

设计灵感丨顺势而为:看到更多酒店项目的可能性

设计灵感丨解锁心中的谜团--建筑师眼里的那些迷宫

设计灵感丨探索建筑世界里的数学逻辑

设计灵感丨唯有卡拉特拉瓦,才敢让建筑飞起来!

设计灵感丨2021年最舒适的办公空间

设计灵感丨不如跳舞:开启非主流文化的舞厅设计

设计灵感|见证城市兴衰迭代的废弃机场,应该如何重生?

设计灵感 | 坡屋顶:我想有一座大房子

设计灵感丨基于拆铁轨的假想设计

设计灵感丨打造动空间的无限可能

设计灵感丨隈研吾在高迪的巴特罗之家安装了闪闪发光的链式楼梯

设计灵感丨东京奥运会建筑指南

设计灵感丨我们能从怪诞小说里转译出什么样的建筑?

设计灵感丨生命之源:改善水环境的7个建筑

设计灵感丨word很大,你忍一下——巨构建筑

设计灵感 | 重新构想传统的日常生活

设计灵感丨谁不想要海岛上的白色小房子呢

设计灵感丨曲面玻璃+幻彩膜 LV东京旗舰店水光感惊艳设计圈

设计灵感丨插入的-夹式的-可调校的建筑

设计灵感 | 以中国 “ 最孤独图书馆 ” 为代表的世界各地的沿海图书馆

设计灵感丨如何构建水陆交响的演进式韧性湾区?

设计灵感 | 曼谷极简主义的日本美学设计闹市温泉

设计灵感丨设计如何让办公室成为第二个家

设计灵感 | 那些著名电影中的建筑故事

设计灵感丨公园都是干巴巴的设计吗?盘它!

设计灵感丨近代建筑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八张剖面图

设计灵感丨苏格兰设计:勇者之地的建筑

设计灵感丨未来人类居所:火星,我们来了!

设计灵感丨关注“大象旅行团”:为大象而设计

设计灵感丨塔楼也内卷,他们都卷塌了,只有我hold住了

设计灵感丨Fausto Melotti -失重的结构(1960’s – 1980’s)

设计灵感丨设计如何让办公室成为第二个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1625df19e8dc98c442f38e9bfa24f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