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在决胜局获胜,孙颖莎比肩刘诗雯,展现出比赛应变能力

2024-01-20   二郎神侃球

原标题:连续在决胜局获胜,孙颖莎比肩刘诗雯,展现出比赛应变能力

多哈常规挑战赛混双决赛,孙颖莎组合决胜局险胜王曼昱和林高远组合。赛后不少粉丝欣喜于孙颖莎组合让二追三上演大逆转,实际上这场比赛王楚钦的发挥格外重要。但是粉丝的关注点还是在孙颖莎这边,毕竟很多粉丝看不懂比赛过程,不知道哪个选手在比赛当中的发挥最重要。

正是由于王楚钦不断在接发球主动进攻,才压制了林高远组合。这也跟林高远组合发球过于单一有关系,要多增加一些发球的变化,才能够限制住王楚钦的接发球抢攻。其实在决胜局的比赛,王楚钦组合本来已经取得了8比3的大比分领先,再得三分就能够拿下比赛了。

没想到孙颖莎在发球轮被林高远连续接发球直接抢攻得分,孙颖莎回球给到林高远的反手位被其直接反拉直线,从而将比分追成10比10。决胜局孙颖莎成功将双方拖回了同一起跑线,从而为球迷奉献了一场经典比赛。

赛后很多粉丝说孙颖莎不愧是大心脏型的选手,拿关键分的能力在国乒是数一数二的。其实不光是在混双决赛出现了类似情况,自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孙颖莎不管是在单打比赛还是在混双比赛,包括双打比赛都多次跟竞争对手打到了决胜局。

留给球迷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孙颖莎跟平野美宇的那场比赛,除了平野美宇之外,早田希娜和张本美和也连续跟孙颖莎打到决胜局才分出胜负。当然孙颖莎跟王曼昱、蒯曼这些国乒队友,也是多次打到决胜局才分出胜负。

孙颖莎现在跟其他选手打到决胜局的次数增多了,当然体现出了抗压能力。因为粉丝很少思考为什么会打到决胜局?很重要的原因还是竞争对手实力的增强。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可能打到决胜局才分出胜负的。通常打到决胜局的两个选手,都是技术实力比较接近的。

不管粉丝相不相信,特别是日乒主力选手跟孙颖莎之间的技术差距在缩小。这一点不光体现在单打比赛当中,双打跟混双比赛更能够在成绩上直观反映出来。去年亚运会的双打比赛,张本美和组合就击败了孙颖莎组合。

在混合团体世界杯赛张本美和/户上隼辅组合也是逆转了孙颖莎组合,这些都是有具体成绩来证明的。所以这次多哈常规挑战赛王曼昱和林高远组合能够跟孙颖莎打到决胜局,并且一度取得大比分领先,充分说明竞争对手都在进步当中。

孙颖莎在各个项目上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混双比赛面临的挑战确实更加突出一些。看到孙颖莎和王楚钦在混双比赛连续被竞争对手拖到决胜局,有些球迷想到了上个奥运会周期的刘诗雯和许昕组合。

因为这两对组合在奥运会周期的竞争轨迹相当重合,刘诗雯/许昕组合刚开始配合混双比赛的时候成绩相当出色,只不过随着奥运会的临近,竞争对手对这对组合的冲击力加强,刘诗雯组合面对各路竞争对手越来越难打。

2019年的年终总决赛跟2020年初的德国公开赛,许昕/刘诗雯组合面对伊藤美诚/水谷隼组合都是打到决胜局才险胜对手。其实东京奥运会开赛前已经多次出现类似的情况了,刘诗雯组合在开赛前面临的竞争挑战是最大的,不过这对组合在奥运会开赛前面对伊藤美诚组合还是保持全胜战绩。

没想到在奥运会的决赛面对的还是伊藤美诚组合,双方四年的奥运会周期实在是太熟悉了,只是最终的结果有些出乎球迷的意料之外。孙颖莎组合如今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在粉丝看来孙颖莎组合比当初的刘诗雯许昕组合要年轻,是能够应对巴黎奥运会的混双挑战。

目前看起来的确如此,虽然被对手拖进决胜局,但大部分时间段还是孙颖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孙颖莎在比赛落后的情况下确实展现出了很强的应变能力,除了平野美宇能跟孙颖莎媲美应变能力之外,其他选手跟孙颖莎比拼应变能力都有差距。

有些球迷也有困惑,既然孙颖莎的应变能力如此出色,为什么还会被拖进决胜组?那是因为其他选手的技术实力,在某些方面确实已经超过了孙颖莎。其他选手的硬实力超过孙颖莎,但是在软实力方面没有超过孙颖莎,所以双方才会拖到决胜局才分出胜负。

对孙颖莎来说还是要提高硬实力,弥补自身存在的技术短板。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孙颖莎要面对竞技状态出现的下滑,还要面对年轻选手对她的冲击。张本美和比孙颖莎小七八岁,对孙颖莎的冲击力都越来越强。

越是这个时候才越能展现出孙颖莎的综合能力,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选手真正的立身之本还是技术实力,优秀的选手都是软硬实力结合的,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