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毒日”来了!安全度过,助你夏天不生病!这份解毒手册要收好
五月气温上升,常为温热多雨的天气,白昼最长,阳气最旺,这也是许多有害虫活跃的时期,因此,老一辈通常将五月称为“毒月”。
在这毒五月中,古人常常饮用雄黄酒以祛毒,并用艾草沐浴来净化身体内的毒素。
此处所提到的五月,并非指西历的五月,而是农历五月。在这个农历五月中,有九天较具“毒性”,因此,这九天被称为“九毒日”。
一、防湿毒:
在农历五月,气温明显上升,降雨量也增多,这意味着夏季的炎热潮湿天气即将到来,同时“湿”邪也会随之出现。
中医认为,湿邪是阴邪,容易堵塞气机,影响人体内气的流通。因此,在这个节气中,保健应着重预防湿毒的侵袭。
那么,怎么判断我们体内有没有湿邪呢?
首先,起床时如果感觉异常疲劳、打不起精神、浑身不清爽、头昏昏沉沉,可能是体内湿气在作怪。
其次,看排便,正常情况下排便顺畅,且便便颜色为金黄色、香蕉状,当出现大便不成形,且容易粘马桶,冲不干净,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就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最后,看舌苔。正常情况下,舌头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薄的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但如果舌苔粗糙、发黄且厚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二、防脾胃虚弱:
夏季容易受到暑湿侵袭,而暑湿对脾胃有害,据《黄帝内经》所说,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的源头。
如果人的脾胃功能下降,就会产生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等症状。因此,脾胃虚弱的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茯苓、芡实、山药、小米等,将它们煮成粥食用效果更佳。
三、防便秘:想要预防便秘,需要做到两点
1、调整饮食:
多喝水,保证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1700毫升,多喝水有助于肠道蠕动。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和粗粮,其中蔬菜要吃到每天1斤的量,水果要吃到每天半斤,主食中要加入一半的粗杂粮或杂豆类。
2、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尤其是长期久坐的人群,更应该多运动,缓解便秘。
四、防心脑血管疾病:
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多喝水,因为喝水能够为身体快速补充水分,稀释血液,同时促进体内排出毒素,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上要少吃高油脂、高糖、高盐这类“三高”食物,多吃蔬菜。研究发现,多吃蔬菜更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可以缓解压力,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