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莱坞动作片有三大禁忌——
丹泽尔·华盛顿的朋友;
连姆·尼森的女儿;
基努·里维斯的狗。
分别对应三个系列:《伸冤人》《飓风营救》《疾速追杀》
其中,奥斯卡影帝丹泽尔·华盛顿的《伸冤人》系列,称得上慢工出细活。
时隔五年,才终于盼到了新作。
一上映就成为北美票房冠军。
片中,还跟著名童星范宁梦幻联动。
同样可以角逐年度爽片。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
《伸冤人3》
The Equalizer 3
2014年,《伸冤人》系列一上映就十分惊艳。
退休特工麦考尔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为了伸张正义,帮扶弱小,常常一人干翻整个黑帮。
之后又犹如扫地僧一样,事了拂衣去。
正应了电影片名“伸冤人”,爽感十足。
而片中,最精彩的就是死亡计时的杀人手法。
每次打架前,麦考尔都会提前算好时间,按下手表,然后出手。
透露出势在必得的气势。
打斗过程中,他不像其他爽片男主一样,大开大合。
早已预判对手行动的麦考尔犹如鬼魅,悄无声息。
将对手玩弄在股掌之间。
而且,只爱抠人眼珠。
而在制伏对手,发现比预想的16秒要慢的时候。
还不满地撇撇嘴,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
然后环视四周,欣赏自己的“杰作”。
还蹲下身子,亲眼看着对手死去。
诠释了杀手的优雅。
再加上华丽压抑的背景音乐更增强了冷峻、肃杀的气氛。
而第三部也延续了这一名场面。
一开场,麦考尔就连杀四人。
他被四个敌人包抄,脑袋还被人用枪指着,但丝毫没有慌乱。
照旧开始计时,只给对方9秒的思考时间。
然后迅速起身,夺走打手的枪,击杀了两个敌人。
还将手枪戳进打手的眼眶。
在打手同伴反应过来,朝他偷袭开枪的时候。
麦考尔早已预料,一个闪身,将打手的头颅当作盾牌。
还透过打手头颅,击伤打手同伴。
整个过程,麦考尔冷冽从容,形成了独特的暴力美学。
当然,第三部不是完全照搬第一部。
而是进行创新,将宗教和杀人联系到一起,融合了许多巧思。
片中,多次出现教堂、圣母像、十字架的镜头。
麦考尔和敌人黑帮老大都在教堂做过祷告。
还把商议计划的地点定在教堂。
这其中的暗流涌动都暗示了,麦考尔这次复仇跟宗教审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这一悬念,在全片的高潮才终于揭晓。
麦考尔为了保护平民,偷袭黑帮大本营,恰巧在一群雕像中间将敌人勒死。
杀人时,仿佛被雕像盯着。
这一幕跟教堂上的圣母画像十分相似。
正暗合了当地的传说,圣母施展神迹,救活了一个无辜的民众。
而保镖的血则在画有耶稣的玻璃上,一点点蔓延。
最后,他的尸体还被麦考尔砸向玻璃。
正好落到黑帮老大的床上。
有一种神圣但诡异的美感。
而在这一过程中,电影还通过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增强了氛围。
麦考尔以牙还牙,让贩毒的黑帮老大吸食过量毒品。
但没想到,黑帮老大贼心不死,逃出大本营,打算摇人。
而麦考尔清楚黑帮老大的死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并不着急,只是一步步跟在他后面。
看着黑帮老大像狗一样爬上街头。
而这时却穿插了圣母巡游的镜头。
民众把圣母从教堂抬到港口船上,将圣母送走。
最后,燃起了绚丽的烟花。
标志着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不过,相比其他动作片来说,这部片并没有一爽到底。
一向老辣的麦考尔会马前失蹄。
在刚开始,打死酒庄庄主,走出酒庄之后。
他发现庄主孙子还在外面的车里。
而他一时仁慈,选择直接离开,没有杀死孙子。
但没想到,好心没好报。
他被孙子打中,受了重伤。
好在,被路过的小镇居民所救。
之后,就一直在当地小镇上养伤。
而在这背后,则是关于以暴制暴更深层次的探讨。
许多以暴制暴的电影角色都亦正亦邪。
麦考尔会帮助弱势群体。
就如第一部,为了救出被逼良为娼的女性,大杀四方。
属于正义的一方。
但又因此杀死了很多人。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实可以说是虐杀。
明明可以一枪杀死,但却故意打到酒店庄主的屁股上。
然后一边看着酒庄庄主痛苦爬行,一边补枪。
直到酒庄庄主彻底死透,仿佛只是一场游戏。
而且,这种以暴制暴是建立在伤害另一个无辜的弱势群体身上。
只会招致源源不断的仇恨。
就如这次,被庄主孙子打倒。
麦考尔开始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早已忘记了初心。
在被问道你是个好人还是坏人的时候。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说了一句不知道。
甚至想要自杀。
而在养伤时,麦考尔开启了一段救赎之旅。
他渐渐被小镇上浓重的生活气息和热情的居民感染。
明明只是第一次见面,但小镇的医生依然会热心救治,还帮他隐瞒身份。
还会收到渔民免费送的鱼。
开始了一段新的邂逅,找到了慰藉。
而且,还被小镇小孩的纯真治愈。
片中,他与小镇小孩就像两条平行线。
要么背道而驰,要么只是艳羡地看着小孩踢球。
唯一一次相交是他收到了素不相识的小孩的糖果。
但这样简单的交集就足够让麦考尔露出微笑,不好意思地摸后脑勺。
于是,决定将计时手表收进抽屉,安心生活在小镇上。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此金盆洗手。
在看到小镇居民被当地黑帮欺压的时候,还是会挺身而出。
而且,不同于第一部中,麦考尔发现朋友被逼当妓女的时候。
先是打算帮她赎身,和平解决。
谈判破裂后,才大开杀戒。
他早已放弃了幼稚的想法。
以暴制暴,才是解决之道。
这样的结局并非是支持暴力,落入俗套。
麦考尔清楚自己依然会迷失,只是坦然接受。
而比起麦考尔的个人经历,真正罪恶的是那个只能以暴制暴的社会。
警察软弱腐败。
即便有心跟黑帮抗争,但根本打不过。
最后,不是连累了妻子和女儿,就是被割去手掌。
当地黑帮欺软怕硬。
早已跟国外黑帮达成合作,一起剥削本地居民。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办法连根拔除,那么一个人的改变只是螳臂当车的牺牲。
爽感的丢失,为电影多了一层解读空间。
但不可否认,也造成了一些遗憾。
或许是为了照顾丹泽尔•华盛顿的身体状况。
这位全球片酬和身价最高的黑人影星,明年就要过七十大寿了。
年龄摆在这,导演没有设置太多的打斗镜头。
这让许多观众都吐槽,打戏太过薄弱,发出“廉颇老矣”的感慨。
“已经从犯罪动作片转成了半部退休风光片。”
而在最近几部好莱坞动作片中,也有类似的年龄困境。
《敢死队4》集结了一群动作巨星,有史泰龙、施瓦辛格、李连杰、杰森•斯坦森......
但在电影中,却都能看出老态,没有贡献出精彩的打斗场面。
更像是吉祥物。
因此,在豆瓣上只有5.1分。
被网友评价“有一种老大爷靠吃药终于硬起来,来了最后一发的无力感”。
《疾速营救》中,身为“营救专业户”的连姆•尼森已经力不从心。
全程都只是坐在车里,丝毫没有拳拳到肉的真章。
就连叫好又叫座的《疾速追杀》系列也显露疲态。
主演基努•里维斯已经60岁。
在最新一部中,他的动作戏不仅没有以前那么干净利落,而且一些动作稍显冗余,根本没必要原地躺下转圈。
而他也曾向剧组坦诚自己的力不从心,恳求编剧在第四部中,把他彻底写死。
好莱坞一代经典动作片演员正在老去,而年轻的动作片演员却没有更能打的代表作。
这样青黄不接的局面让人唏嘘。
或许会有人说AI的应用,可以脱离年龄的限制。
《伸冤人》导演曾称要用AI塑造一个年轻版麦考尔,拍摄《伸冤人》前传。
迪士尼也曾开发出工具,让演员变得更加年轻。
但观众是否会为此买账,还是一个未知数。
《夺宝奇兵5》还原了年轻时的哈里森•福特。
这固然激起了一部分粉丝的情怀。
但依然改变不了扑街的命运。
电影票房惨淡,甚至没有回本。
还成为了美国演员罢工的导火索。
而且,动作片的吸睛内核是酣畅淋漓的战斗。
就如汤姆•克鲁斯的《谍中谍》系列。
一次次挑战人体极限的真实拍摄能激发原始的肉体快感。
成为其长青的秘诀。
如果只增加磨皮和滤镜,只是在消耗粉丝的热情。
说到底,在今天的大时代下。
这种新旧交替的特殊性,不只是演员的困兽之斗。
还有AI和人类的争锋。
AI的发展为演员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但谁也无法确定这种改变是好是坏。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