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千与千寻》在国外上映,上映后反响巨大,也使得宫崎骏的名字一夕之间被熟知。时隔多年,该影片被引入中国,上映后,豆瓣观影网友给出了9.3的高分,是网友心中不可多得的好影片。
其在当时一举拿下多个奖项,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金熊的动画作品。
影片讲述了千寻一家驱车去新家,途经过一个隧道,由此进入一个奇特的小镇,她的父母在这里变成了猪,失去了名字。
千寻独自踏上了救助父母的道路,在这里她学会了生存,结交了朋友,同时在这次冒险的旅途中,解救了父母,获得了个人的成长。
这部影片,很多人评价这不单单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透过影片我们能感悟到很多,深层意味或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解读,在欣赏精美动画场景的同时,人物身上传递出的遇事哲学和世人警示,我想才是宫崎骏导演真正想向世人传达和输出的。
作为一部电影,我想从三大要素出发,去解读宫崎骏导演所呈现的价值与魅力!这三部分分别是人物角色,故事呈现以及主题思想!
人物角色:除却主人公千与千寻外,每个出场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涵有深意,通过精良的动画色彩运用,人物性格跃然于上。
故事呈现:层层剖析如同剥开迷雾般的呈现手法,使得观影者随着故事深入的同时,获得思考和感悟。
主题思想:影片透过故事的展开,通过人物形象引含的喻意,表达的思想,使得主题得到了升华!
一、人物角色:除却主人公千与千寻外,每个出场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涵有深意,通过精良的动画色彩运用,人物喻意跃然于上。
《千与千寻》中的人物,即便是出场时间很短,人物形象都很深入人心,大到主人公千寻,小到搬运工黑煤球,都说人物是故事之魂!导演就是通过各类人物角色,以及所代表的样子和喻意,来向我们传达某种深意。
千与千寻: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保持真我,学会坚强和勇敢,富有担当。
千与千寻初到这个神秘国度的时候,是胆小的,怯懦的,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当独自要去解救父母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惶恐的。这从影片一开始便能看出,随着故事渐入,我们能从千与千寻这个人物身上看到改变。
她主动寻求工作,并且在接下来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时候,不再哭泣,而是去面对,去解决,与最初拽着爸妈衣角的那个怯懦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凸现人物的成长!
为了不被汤婆婆收去名字,她努力的工作,并且接受了汤屋里的诸多诱惑和考验,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真我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在实现自我蜕变的时候,也向我们传达了该人物的性格和其所展现的力量。影片最后她成功的帮助小白龙找回了自我。
无脸男,河伯:形象喻意深刻,透过表象看内里,荒诞离奇的外表下藏着美好
无脸男的出现,是从千寻初到此处,在桥上便于她相遇的。若隐若现,看不见真实表情的荒诞面具脸容,最初也如千寻一般,看起来像个无害的幽灵。
他在随着千寻偷偷潜入汤屋时,在看到人们逐利的时候,想到了先前的孤独和被忽视,他学会了用金钱来诱惑人们,并在自我孤独和被忽视的欲望被满足后,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越来越笨拙,污浊。甚至透过吞噬的青蛙学会了说话,他用他的方式,讨好着面前唯一不为所动的姑娘。
在受到拒绝时,他开始怀疑自我,他开始咆哮,大闹汤屋,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和痛苦。最终也是千寻用河伯的药丸解救了他,使得他得已变回原样。
无脸男的形象,其实暗喻了一种人性的欲望,最初他是人畜无害的,甚至有些可爱,孤独。随着人们自我内心的欲望膨胀,想要的越多,越过贪婪,欲望便能够有着很大的能量,他能够将人吞噬,摧毁,甚至变得“巨大”,在自我的虚假欲望下,其实内里是肮脏的!而那些我们追逐的,可能不过是障眼法下的流沙!需要我们有一双明辨清晰的眼睛。
河伯最初来汤屋的时候,是被当做瘟神的,因为人类对于自然的危害,使得他的身上染满了污臭,难以辨清真身.
他颓靡,痛苦的拖着厚重的仿若枷锁般的泥垢外衣,散发着阵阵恶臭,在人们的驱赶下进入汤屋。
在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是千寻仍然记得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以貌取人,给河伯时尚,并发现了河伯之所以如此形象的原因是因为吸收恶劣环境物而受伤。
在她任劳任怨为河伯时尚时,才得已看到河伯的真身,纯粹干净的海蓝色。并且受到了河伯赠予的泥丸奖励。
河伯的形象,一方面揭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迫害,使得大自然在日久的污染中,逐渐失去了本来面容,呼吁人类爱护自然,还原自然的本真面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类的某种心理,趋利避害,以貌取人,透过河伯这个形象,将此种表现呈现出来,引发观众深思。
汤婆婆,小白龙:透过统治者与被支配者两个主要形象,来显现“自我”的重要性。
汤婆婆是这个地方的统治者,她通过剥夺每个人的名字,让他们忘记自我,甘愿在此成为她的奴隶!
在这里名字有了一番别有的深意,一旦你失去名字,你将被汤婆婆永久的困在这里,受其剥夺,而汤婆婆的形象也刻画成追逐利益,眼中只有利益的贪婪统治者的样貌。
甚至她一向在意的小宝宝,在被调包后,她竟然毫无察觉。说明对于小宝宝她仅仅是看其外表,并没有付诸过多的自我情感在孩子身上。
小白龙是汤婆婆手下,失了名字后,失去自我后,最得力的奴隶工具。因为记不得自己的名字!在汤婆婆奴役下做事,如同麻木的机器。在一次次受伤后,在千寻的呼唤下,渐渐有了意识,想起了自己的名字,从而也摆脱了汤婆婆的控制。
小白龙的转变,其实也是其失去自我,找我自我的一个过程。在失去自我时,人如同机器,麻木的受人奴役的做事,没有自我的思想和意识。而在拥有自我时,人便有了想法,思想。不再受奴役,跟随自我的意识而行为,这也向我们侧面说明了“自我”的重要性。
二、故事呈现:层层剖析如同剥开迷雾般的呈现手法,使得观影者随着故事深入的同时,获得思考和感悟。
宫崎骏的这部电影是通过正叙的模式展开的,此种手法,故事是层层推进的,随着故事情节走高,在引人入胜的过程中,带动观众情绪与思考。
《千与千寻》中,宫崎骏导演巧秒的通过悬念,暗喻,冲突制造等使得故事呈现更生动,从而给予观众更优的观赏体验。
片中处处安插了悬念,比如:父母在这座神秘小城因贪吃变成了无意识的猪。桥上一直跟随着千寻的无脸男。以及到了晚上才开始活跃的城市!逐渐显露出的汤婆婆,锅炉爷爷,小白龙?他们的所做究竟是因为什么?
随着故事,一串串的疑问在我们脑海中闪现,而我们在跟着故事探究这些为什么之后的原因时,也逐渐剥开眼前的迷雾,在带入观众的情景中,使得观众得以思考。从而获得一定的自我感悟。
除了悬念,在情节引入中,宫崎骏导演运用了冲突,通过冲突的立破来深刻故事。
众所周知,冲突是电影故事生动的一个必要手法,“冲突”是一种危局,导演在制造了相关冲突后,如何巧秒的化解,而在化解中,使得故事更加立体,饱满,带动观众的注意力。是导演所要思考的。
影片中,在千寻救助父母,为父母寻回名字的故事中,其实也是在树立千寻与这里往常的规章制度不同的一个过程,这便是一个冲突点。
汤婆婆是维护这一制度与政权的,而千寻在解救的过程中,势必是要打破这一制度才能解救父母。这样冲突便树立了起来。
而巧妙的化解冲突,在化解冲突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使得导演所要表达的故事更加的生动形象。
比如最令人深刻的是,千与千寻在救治小白龙的同时,在看到小白龙在空中腾跃时,想起自己小时候溺水时,那条搭救自己的小白龙,而后想起了他的名字,并且告诉了小白龙,这渐渐换起了小白龙的意识,意识的觉醒,想起自己的名字是解除冲突的方式之一。
冲突的立而破,使得故事得以流畅、饱满的同时,也能够将故事更好的呈现给观众,使得观众印象深刻,久久品味,而非干巴巴的叙述,缺乏对于观众的吸引力。
三、主题思想:影片透过故事的展开,通过人物形象引含的喻意,表达的思想,使得主题得到了升华
透过这部动画电影,我们能够看到导演宫崎骏的用意,以及从而体现的相关的价值和魅力,主题的升华也是我们深层次解读电影秘诀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就从以下三点主题角度来谈下我的认识与思考。
爱护自然,是宫崎骏动画中不变得彰显主题之一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总会有保护自然的身影存在,这与其导演本身是环保的倡导者有关,有些影片是节选,有点影片则以彰显人与环境的矛盾而诞生。在这里,导演也潜移默化的插入了“环保”这一主题印象。
虽然这一主题没有大篇幅刻画,但仅从河伯一处,就足以引发我们思考,一直保护我们的自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我们却放任垃圾的外流,污染自然环境。从而使得自然环境千疮百孔。引人担忧,也体现了宫崎骏导演对于人类环境的担忧,呼吁人们保护环境,还原一个清亮的水域。
在欲望下保持自我,不迷失,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
《千与千寻》中处处体现着自我的价值!在观影中,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人在欲望迷失下的种种丑陋形态,以及受欲望支配下迷失的样子,并向我们展示了欲望乃是人心里的一个魔障,只有在我们摈弃过多的欲望,才能更加轻松的成长。
在此处,名字被赋予了相关的深意,我想这也是影片以“千与千寻”的名字来命名的原由。
在这个城镇上,只有千寻保有自己的名字!拥有自己的想法,而保有名字也是解除这一城镇控制的关键。
河伯的本真,无脸男的本真,小白龙的本真,甚至汤婆婆的本真,导演在还原这些人本真的过程中,也向我们展现了主人公人物千寻的历险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担当,不再怯懦。勇敢独立的面对生活的形象。
故事诞生背景下,提醒我们对于时代,人性以及自我的思考
《千与千寻》这个故事是在国外泡沫经济崩溃的背景下诞生的,结合当时的背景,也能看到导演对于造成当下一个时代的反思。
电影之所以高播放,是让很多处于那个时代下的国外人能够从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有引喻当时社会人性的样貌,在追逐利益下,欲望膨胀下的迷失,贪婪等的负面。从而引发一个时代的崩盘。
国外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社会的整个产业发展壮大,人却永久性的失落了。”
这也由此引发了导演的思考,造成当下的危机究竟是为何?
是人在发展中,社会的与时俱进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在约定俗成的社会规矩下,盲目跟从,心态迷失,精神陨落,成为盲目跟从下不幸的一员,这不是一个人的不幸,是一个城镇的不幸,是一个时代的不幸。
导演借动画引喻了当时人们的心态,呼吁人们在名利,诱惑下能够保持真我!不盲目跟从,拥有自己的思想,自我觉醒,真诚自省。
导演在影片中曾借他人之口而言“经历过的事情是不会忘记的,只是记不起来而已”。
因而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是一部成人教育片!影片的内容发人深省,我们在观影的同时,更应该从导演想要表达的深层含意中悟出一些心得。
这也是宫崎骏导演的漫画真正吸引我们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