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19年12月23日
天津迎来第615个生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咱们先来考个试
(认真审题,不许走神儿)
01
音乐题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请问《歌唱祖国》这首歌曲诞生在哪座城市?
A.天津
C.上海
B.北京
D.重庆
02
语文题
什么年龄的女性在天津会被称为“姐姐”?
A.60岁以上
C.30岁以下
B.30岁-60岁
D.以上都对
03
历史题
今年是天津著名学府南开大学建校多少周年?(戳这里找答案!)
A.124
C.100
B.120
D.50
04
数学题
天津一共有多少个行政区?(这是一道送分题)
A.6个
C.15个
B.16个
D.17个
05
美食题
以下哪个不是传统的天津美食?(戳这里找答案!)
A.煎饼果子
C.煎饼
B.锅巴菜
D.卷圈
上面的考试
你答对了多少?
天津
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史料中
可以查到明确建立时间的城市
天津之名始于明朝
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
别名“津沽”、“津门”等
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1404年12月23日)
天津正式设卫
迄今已615年
这是一座性格鲜明的城市
而天津的精髓
就在天津人的一张嘴
都说相声是天津人的天赋
相声听的是贯儿
包子吃的是馅儿
人呢?
看的就是范儿!
先来看看#嘛叫天津范儿#
这“天津范儿”集中体现着
天津人历经六百多年时光磨砺
而形成的处事原则与价值追求
这样的天津
从中小学课本里便可窥知一二
天津这方退海之地,自古为战略要津。作为军事卫所,戍守的军士是天津最早的居民。“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燕歌行》,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唐代诗人高适所描述的正是戍守蓟北边陲将士们慷慨悲壮的形象:诗中既表现了古战场“绝域苍茫更何有”的寂寥,也渲染出将士们“征人蓟北空回首”的家国情怀。而军旅生活的熏陶,让天津人逐渐形成豪爽直率、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弱济贫的优秀品质,这也是新时代“天津好人”层出不穷的基因传承。
天津是北方的漕运重地、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漕运不仅沟通了南北民生物资的交换,更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北方人的粗犷豪爽与南方的精明干练,让天津滋养出数不清的“俗世奇人”。在《俗世奇人》一书里,冯骥才精心刻画了18位天津“市井人物”,其中《好嘴杨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和《泥人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让人在惊叹主人公出神入化的“手艺活儿”的同时,更对他们鲜明的性格特点发出会心的微笑。
泥人张(课本内页) 资料图片
旧时天津卫是一个“码头社会”,竞争与机遇并存。手艺人们作为城市中的底层小生产者,要想在码头上立足,只能在技能上下功夫,靠手艺说话。正因为如此,手艺人层出不穷也是天津这座城市的典型特征: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是天津“饮食三绝”,世人耳熟能详;泥人张、杨柳青年画、风筝魏是天津“技艺三绝”,同样闻名遐迩。至于市井百姓甘之如饴的快板、时调、相声等曲艺艺术,更是能人辈出,群星璀璨……
“百年历史看天津。”1860年之后,在不断遭受列强入侵的背景下,天津被辟为“九国租界”,中西文化的撞击与融合,具有开放思维和现代意识的广大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大量知识分子、爱国人士、社会名流纷纷寓居津门,依河枕海的天津成为近代中国风云人物荟萃之地,不仅为天津现代都市文化奠定了根基,也使得天津的城市性格发生嬗变。码头文化、老城文化、市井文化、工业文化和租界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交相辉映,也记录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与辉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共和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天津千百万海河儿女始终与共和国共同奋进、共同成长、共享荣光。走过70年的历程,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伟大跨越,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津人的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90秒,一起看天津最近70年
穿城而过的海河
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韵味和灵气
如今
夜幕下的海河两岸繁华闪耀
华丽开启的解放桥
围绕海河打造的夜间经济带
让天津人切身感受到“夜色正好”
今天
无论你身在哪里
请一起来为天津庆生
深情地说一声
天津,生日快乐
更多最新消息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天津地铁、规划、拆迁、落户、房价、公积金、社保等消息...您可以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天津本地宝】头条号,私信发送【关键词】即可,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