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圣逝去十六年,八月空余桂花香

2019-10-14     衔娱翻生

今天的年轻人不太能感受到,三十年前,当大陆流行歌曲还处在蒙昧状态时,港台歌手尤其是通过春晚进入大陆的歌星,对于大陆观众和歌迷是一种什么感受。

最早的港台流行歌曲也是以通过早期引进的港台剧主题曲为主。

对于罗文的巨星身份,介绍给现在的歌迷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毕竟在他们心目中香港娱乐圈已经不再是华语流行文化的中心了。

但对三十年前的我们来说,香港就意味着最流行最时髦的文化。

尤其是说到从83年经典至今的《射雕》三部曲的歌,则可说跨越时代界限,无人不晓了。




《铁血丹心》《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三首剧中男女对唱的主题曲,演唱的男声部都是罗文。



这几首歌在1983年的各项乐坛颁奖礼上都风光一时,成为传世经典,那也是香港一代歌王罗文乐坛生涯的巅峰时刻。


对于内地观众来说,虽然罗文是一个从大陆走出去的明星,他的几首经典歌曲也很熟悉,但是对他的名字则始终觉得有点陌生。

罗文的经典之作主要是粤语歌曲。最著名的当属《小李飞刀》和《狮子山下》。




《小李飞刀》是TVB1978年同名武侠剧主题歌,对于香港人来说,这首歌的意义已经远超电视剧本身。



当年这部《小李飞刀》至今被很多剧迷认为是最经典的演绎,李寻欢的扮演者朱江后来演过《纵横四海》《喋血双雄》,阿飞的颁奖者就是“霍元甲”黄元申,林仙儿则由当时的无线花旦黄杏秀扮演。

它获得了香港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的金曲奖,它也是带动电视剧歌曲成为流行歌曲的先驱。“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的开头就让无论是金融大鳄还是贩夫走卒都能轻易找到共鸣。


那几年出去东南亚一带走穴商演的香港明星登台都会被要求唱这首歌。

这是顾嘉辉的经典手笔,罗文的演绎更让此歌魅力丛生。虽然罗文的个性与歌中透出的悲情与荒颓截然不同,但是只有罗文高亢嘹亮的歌喉能唱出李寻欢病态的悲伤。这也是在日本发展三年后回到香港的罗文最得势的时期,一时间火遍大中华圈。


《狮子山下》则是代表了香港精神而成为一代香港人的精神寄托,也是罗文的经典代表作。

黄霑的歌词中“同舟人 誓相随 无畏 更无惧 我哋大家 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成为鼓励港人奋斗的金句,透过罗文的歌声更是成为70-80香港黄金时代的主流声音。


而对于内地观众和歌迷来说,对于罗文的认知则始于83版《射雕》三部曲的主题歌。罗文字正腔圆、大气豪迈的唱腔让内地观众第一次领略了他在歌唱领域的绝对功力。

在香港流行音乐至今的几个时代的男歌手中,从音质、音域宽度、高音驾驭几个指标来评定,罗文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公认的香港两大高音罗文和林子祥,虽然能唱到e3-f3音域的林子祥比罗文还高一个key,但他自认不如罗文。


论唱歌,林子祥最服的只有罗文。

他在在外国电视台访问时候亲口说过:“Roman Tam has the best voice”(Roman是罗文的英文名,他原名谭百先),就是罗文的嗓音是最好的。

林子祥亲承他刚出道时就是跟着罗文学唱粤语歌。

当今80、90后熟知的污王费玉清当初闯江湖是曾经请教过罗文,而当今的歌神张学友在当年歌唱比赛时的评委是费玉清,张学友曾主动向他求教如何发音等。年轻人们由此可知罗文的江湖地位了。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铁血丹心》也是非常熟悉的歌,在彩铃排行榜上十几年来坚持名列前茅。

1983年《射雕英雄传》火遍整个华语圈时,几首主题歌也是唱遍街头巷尾。唱片公司趁机发行了《射雕英雄传》主题曲插曲唱片,专辑封面是罗文和甄妮各自一半脸庞的组合,二人亦正亦邪娇媚迷离的表情组合,即使在当下也都称得上是先锋之作。


歌圣逝去十六年,八月空余桂花香



《射雕》之后的罗文对于大陆观众和歌迷来说有点陌生,尽管他也曾登上1985年的春晚舞台,可却是春晚三十几年历史上第一个因质量差而向全国人民道歉的舞台。


那年的春晚被认为是最失败的春晚,据说当年导演希望效仿邓丽君演唱会,并且希望营造大场面效果,把演播厅搬到了工人体育馆。结果不但音响、灯光、摄像等等设备条件差,体育馆里还没有供暖,观众需要拿望远镜观看。种种因素使得很多人错失了认识罗文爱上罗文的机会……

他之前有张明敏一夜走红,他之后有费翔火遍全国,对于内地观众来说他有点“生不逢时”。更有年轻的歌迷现在听罗文歌时表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懂君已逝。

罗文最火的时候没赶上内地改革开放,等到内地观众开始认知港台明星时,罗文、许冠杰等前浪已经让位给谭咏麟、张国荣等后浪。

再次等到罗文的经典流传又是几年之后的事了。

1989年在大陆荧幕播出的《八月桂花香》再次让歌迷们听到了罗文久违的声音。



这是台湾著名制作人杨佩佩精心打造的电视剧,讲的是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跌宕起伏的一生,由83版《射雕》的监制之一鞠觉亮导演,著名的银幕情侣刘松仁、米雪主演,因剧情紧凑、制作精良而风靡一时。

主题歌《尘缘》的演唱者就是罗文,他的演唱再次征服了观众。

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被誉为香港流行乐坛二代精英的徐日勤,他也是顾嘉辉的徒弟,曾创作诸多经典曲目,如张学友的《相思风雨中》、陈百强的《只因爱你》《从今以后》等等。创作的《尘缘》中国风味道实足,古朴典雅,悲婉动人。


词作者娃娃陈玉贞的中文用词遣句更是极大推动了此歌的流行。

整篇歌词遍布佳句,“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开篇就道出人世间沧桑最终都不过过眼云烟。

“繁花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回头是无晴也无雨”有点苏轼名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看透人世的洒脱,最是欣赏“一身憔悴在风里”的那种苦楚与淡然。

最妙的是神结尾,“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将所有的相思、欢喜和伤悲都化为一缕淡淡的桂花香,尘归尘土归土,人间“尘缘”概莫能外。

这应该是华语歌坛里最经典的歌词。



罗文的演唱也是华语歌坛中最经典的表演。优雅奔放,有苍凉感,又绵长幽远,悲情底色演绎得一咏三叹。

对于国语主导的内地歌迷来说,《黄昏》是另一首难得的经典记忆。它是另一部台湾电视剧《刺马》的主题曲,虽然这部剧没有在大陆播出过,但并不影响这首歌成为歌迷心中的难忘经典。

除了这几首散落在十几年间的几首经典歌曲,大陆的歌迷对于他辉煌一时,每每演出都成为时尚话题,1996年就退隐江湖的等等并不太熟知。

对于大陆歌迷不熟悉的不仅仅有自幼喜欢唱歌的罗文十几岁由广州过埠到香港,组建乐队演出,和肥肥沈殿霞合组"情侣合唱团"成名,在日本苦捱三年终成全日本歌唱比赛冠军,成为香港首个登上“利舞台”开个唱歌手,以及罗文在香港乐坛一向以前卫形象跨越性别的演出而著称。



罗文真正发迹是和肥肥沈殿霞在TVB《欢乐今宵》中演唱开始,罗文和肥肥1971年组团,一时名声大噪,合作默契,但后来罗文因为要个人发展在73年的时候就解散了,但这并不影响他和肥肥之间的感情,两人更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友谊。



罗文在日本发展期间,曾经获得全日本歌唱比赛总冠军,那个比赛的规则是“每一周日本全国电台邀请5-6位职业歌手参加比试,类似现在《我是歌手》的比赛形式。必须连续10个星期,就是连续10次都夺得冠军的人才能获得这个比赛的总冠军。罗文击败了当时亚洲流行乐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的50位职业歌手,成为第一位夺得这个总冠军的非日本歌手,冠军含金量货真价实。

很多人也不熟悉香港现今的天后容祖儿、浩南郑伊健以及名模胡兵都是罗文的徒弟,他言传身教,教的最多的是做人,那也是他那一代明星之所以成为巨星的原因。

当然也因资讯渠道和视野受限,无法知道罗文也是鲜有的能唱低音炮的能手,他和钟镇涛,张国荣曾经是香港男歌手低音区的三大炮手,为了唱歌有状态,每次开嗓之前都会饮一杯白兰地以更好投入情绪,把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今天年轻人看来,罗文的唱法已然是老套的旧唱法了。当年的歌手并没有大陆歌手经历过正统的声乐训练,很多是从粤剧中借鉴演变,如罗文同样唱法的还有郑少秋。



罗文在1985年发行了《波斯猫》专辑。这张专辑采用了双封面,一款是罗文帅气飞行员look,另一款是古装“楚留香”style,手拿长扇上书“笑踏河山”。两款封面一中一西,一静一动,再次走在了时代的前端。

罗文本身戏曲功底很强,从小吊嗓子,气息训练非常扎实,因此才能将中国武侠剧的“侠义”文化唱入精髓。


只有罗文。

2002年11月1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出席香港特区政府举行的欢迎晚宴时指出,面对当时的经济困难,香港利用自身优势,并争取内地对香港发展的大力支持,困难一定可以克服。在讲话的结尾,他引用《狮子山下》的歌词勉励大家。


香港精神的象征狮子山。

那是最能激起香港人斗志的一首歌。

可惜整整一个月前,唱红《狮子山下》的罗文已经因肝癌辞世。

生于广西,长于广州,红于香港,卒于香港的罗文,至今逝去十五载。

但经典从未褪色。

它一直浮动在我们生活中,如桂花香暗飘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o6dzW0BMH2_cNUgWL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