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来愈多外国人向美国申请移民签证被打回票,因为国务院认为他们可能成为“公共负担”,必须靠政府福利维持生活。连申请人证明他们有财务自主能力,领事官员都拒绝发给签证。
这些人经常在经过复杂和漫长的申请程序后遭到拒绝,并可能长期被困在国外,与在美国的配偶子女两地分隔。他们必须重新设法合法的返回美国,有些人可能永远回不去。
申请被拒案件激增,主要是国务院外事手册去年做了一些很少人知道的改变,对以公共负担为由拒绝签证赋予外交官更大的裁量权。
国务院做这种改变时,正赶上去年1月国土安全部研拟更富争议性的提案,以公共负担的理由限制移民。这种去年10月正式提出的拟议法规,获得超过20万份公共评论,可能还得花几个月彻底评估。
来源:网络
批评者指责国务院走后门,规避这种法律规定的决策程序,迳自紧缩移民政策。
在马里兰联邦法庭进行的诉讼中,政府驳斥修改手册是出于反移民心态,并辩称这种“准则”不受法庭审查,法律也未规定得接受公共评论。
来源:网络
政府律师今年2月向法庭提出文件说,这种准则是中立的,用以执行美国长久以来排除可能成为政府负担的移民的法律。
2015年因可能成为公共负担被拒绝的签证申请不到900件,后来逐渐增加,2018年1月手册改变后更暴增。在去年9月截止的2018年度共有1万3500件申请被拒,比前一年增加三倍。
来源:网络
以前只要有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为申请移民的人出具经济担保,国务院通常即认为足以证明当事人不会成为公共负担。现在除了这种经济担保,领事官员也可以考虑申请人过去或现在使用公共福利的情况,包括医药和营养补助,而且涵盖申请人的家人使用的福利,即使他们是美国公民。以前的国务院手册不准领事官员考虑非现金福利。
新规定对曾在美国非法居留,并在美国建立根基,有机会通过婚姻获得合法身份的人打击特别大。
美国法律规定在美国非法停留超过六个月的人,必须出境并在国外停留几年后才能申请返回美国。申请移民签证的人能要求豁免这种限制,以迅速返回美国,可是签证申请一旦以公共负担理由被打回票,豁免随之撤销,使当事人可能有几个月或几年进不了美国。
公共负担阻绿卡申请 律师吁慎领福利!
许多民众担心领取政府福利将成为“公共负担”(Public Charge),不利于申请绿卡及考取公民;律师16日建议民众除非生活所迫,不要轻易领取福利,生活改善后也应在三个月内不再领取福利,否则可能影响移民申请。
国土安全部(DHS)去年10月提交公共负担的新增条例草案,大幅修改规定,可能威胁新移民及其家人申请联邦医疗福利;律师在联合健康保险举行的春季关怀讲座上表示,这项政策迄今尚未成为法律,但确实会影响部分申请绿卡的民众。
联合健康保险举行讲座,就福利、医疗等问题答疑。
律师表示,公共负担评估自1999年就存在,民众除了填写I-485调整身份表格会被询问是否拿过政府福利外,申请延长以及转换非移民身份时填写的I-539表格,以及在I-864经济担保等表格上,都需诚实提供相关资讯。
“随着川普总统上台,移民官及签证官审批申请比以前更严格”;移民政策紧缩影响持非移民签证入境者、申请签证者、申请入籍者及移民身份调整者,呼吁民众非紧急状况下更应避免占用福利资源。
律师表示,新移民申请福利应谨慎 ,否则恐被视为公共负担,移民申请被拒。
律师表示,公共负担藉审视民众是否接受现金援助(SSI)、依赖政府提供的“白卡”(Medicaid Program)长期照护、使用联邦医疗保险D部分(处方配药计画)、领取粮食补助(SNAP)和住房补助等,来评估申请人是否滥用福利资源,未来也可能扩大审查范围,把申请人收入、家庭人口、健康状况,以及就业状况都列入加分或扣分考量。
律师还说,公共负担新规若实施,移民局会检视这些申请者过去三年的福利使用情形,“但紧急状况下申请的白卡不列在审查范围内”,但申请人若生活已有所改善,却超过六个月才取消福利,或累计使用超过12个月,将被视为公共负担,“建议民众生活已改善的三个月内,就不要再领取福利”。
律师还表示,持有难民、人口贩卖受害的T签证者,与受家庭暴力、其他重大犯罪受害者持有的U签证者,以及为特殊少年移民(SIJS)等身份者,皆不必担心成为公共负担,申请绿卡不会受到影响。
美国蒋百庚律师事务所中美两国首创EB1全家拿美国永久绿卡,先成功后付费。无风险开启国人全家赴美拿绿卡新篇章。担心自己的能力得不到美国的认可,总是自我设限,拿自己跟“张艺谋,姚明……”等杰出人才做对比,担心无法通过移民资格I-140,其实大可不必担心。EB-1的移民申请方式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的特征,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申请,切莫盲目“听说”与自我设限。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诚意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