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有一位传奇的“甘尚书”,被嘉靖皇帝授予最高荣誉官衔!你知道吗?

2019-05-09     富顺融媒

​富顺,被誉为“才子之乡”。自北宋庆历四年文庙建成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富顺县共产生了237位进士、863位贡生、807位举人。

特别是在明朝时期,富顺县涌现了大批才子,并流传开了有关“富顺才子”的说法。清朝康熙时候编的《富顺县志》中,就已出现“才子甲西蜀”之说。而在明朝时期,其中有一位“富顺才子”,他就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的甘为霖,“甘尚书的故事”在富顺老百姓中更是传为佳话。

而通过甘氏后人对先祖甘为霖的研究,让“位极人臣、全节完名”的甘尚书,以更加丰满的形象立于世人面前。

为官清廉 深得嘉靖皇帝信任

2017年11月,由甘氏家族发起的甘氏族谱编委会正式更名为甘氏家族委员会,“我们已经成立28年了,目前通过各方联系,进入族谱的已有两万多人。”甘氏家族委员会文化研究会主任甘居才年过7旬,仍一直致力于家族历史研究,他告诉记者,委员会下设三个机构,主要处理甘氏家族的清明活动、文化研究、日常事务等。

家谱记载,甘为霖是甘氏家族从苏州入川的第六代,其祖父甘敬修就为科举进士,官至刑部侍郎,甘敬修为官清廉,退休后,还回到富顺办学堂,因此,甘为霖也深受其影响,立志发奋读书,于明嘉靖二年考中进士。

甘为霖生性孝友,敦厚诚笃,为学精到,广闻博识。曾历任华州、澧州州牧,居官有道。内调任刑部员外后,工部尚书刘磷重其才,推荐为工部郎中。不久,升任太仆寺少卿、工部左侍郎、进位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甘为霖自为官以来,一直清廉自持,不畏权势,又办事精到、省烦废杂,故深得世宗信任,眷顾甚隆。工部尚书主要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因此,甘为霖在位期间,负责过多处土木工程,“其中,北京地坛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的。”甘居才介绍说,甘尚书去世后,嘉靖皇帝就在御赐祭文中写道:“卿出逄熙运、早援简知、强国远猷、悉心展布、运轮大木、宿弊顿祛、计处工种、节省资费、竭忠尽瘁、功在皇家。”

学养深厚 作有不少诗书作品

不过,甘为霖的官运之路并不平坦,因受武定侯郭勋参奏,不久便被罢官。

而“挟恩宠,揽朝权,擅作威福,网利虐民”的郭勋于嘉靖二十年被关入大牢,次年死于狱中。因此,甘为霖才得以官复原职,并被嘉靖皇帝封为太子太保(正一品衔),负责教习太子,足见皇帝对其重任。

甘为霖既有地方工作经验,又熟悉司法、水利、外交等工作,因此再度上任的他把皇帝交办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甘为霖学养深厚,创作有不少诗文及书法作品。“我们甘氏族谱仅收集到他创作的十二首诗歌。”甘居才告诉记者,在《富顺古诗三百首》中就收录了甘为霖十首诗。

在甘为霖作品中,尤以《旧石叹》碑广为流传,该碑为明代石碑,由汉白玉石料镌成,碑首云纹。明嘉靖十五年,甘为霖为修皇家庙宇和修缮皇陵,到怀柔督运采石,偶过奉圣寺,触景感怀赋《旧石叹》书于此。该碑于1995年迁至北京红螺寺,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致仕回乡 去世时获皇帝祭文

甘为霖为官多年,其间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明朝著名权臣——严嵩。由于与严嵩执政理念不同,两人水火不容。1542年,嘉靖皇帝任命严嵩为太子少保,甘为霖向嘉靖皇帝陈情养母,提出致仕回家尽孝,并获批准。

据甘居才介绍,回到富顺的甘为霖,曾在富顺县南门修建“朝圣楼”,上设嘉靖皇帝牌位,每日朝拜。同时,甘为霖还修建了“甘氏总祠”,位于富顺五府山旁简家巷子内,该建筑为三进四合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遭拆毁,但如今从建筑外观仍能感受到明代建筑特色。“甘氏总祠”前的牌坊曾有一块刻有“圣旨”的石头,目前保存在富顺文庙内。

1548年,有人推荐甘为霖担任司空一职,嘉靖皇帝欣然应允,任命司空的圣旨还在途中,他却在同年8月去世了。嘉靖皇帝在祭文中说:“荐晋司空,顿遂优闲,未几招用……胡遂长逝。”同年11月,嘉靖皇帝下旨为甘为霖修墓,碑文是嘉靖皇帝的三道御笔祭文,另外还有石人、石马等雕刻陈列于墓前,被损毁后如今只留下少许残片。甘居才说,嘉靖皇帝还赐与甘为霖父亲汉白玉墓碑,上盘双龙,“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曾亲眼见到墓碑上的绝大多数文字,现在碑亭已损毁,墓碑处于露天,一年比一年风化严重。”

寻根问祖 后人传承家风家训

“寻根问祖”一直以来成为甘氏后人的集体认同。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甘氏家族就开始清谱,并于2002年印行了族谱,2016年修订第二版。他们曾不远千里,追寻到苏州当地,探访家族曾经聚居地,厘清甘氏家族入川历史;到全国各地的家族支脉联谊,让漂泊异乡的族人找到自己的“根”;一直以来,他们还沿用着家族的“字辈”,成为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甘居才研究发现,甘为霖的父亲甘泽生前常说“山可樵、水可饮、田可耕、书可读、子可教”,故别号“可庄”,他的这一席话被富顺甘氏一脉作为世代家训。“成立家族委员会后,我们追根溯源,研究家族的相关历史。”甘居才说,甘氏家族中,大家还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帮扶家族中的困难家庭,这也是对家族家风家训的传承。

谈到家风家训,还要提及甘氏家族的五位诰命夫人,这些“贤内助”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首要的一位就是甘为霖祖父甘敬修之妻刘氏夫人。甘居才介绍,刘氏夫人是有名的清官刘本的女儿,刘本是明英宗天顺年进士,官至贵州省按察史司副史。刘氏夫人从小受其父教育,出嫁后是福建左参政甘敬修的贤内助。甘敬修过世后,刘氏教育培养儿孙们发奋读书,让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如果说族谱记载了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的事迹,那么先祖留下的祠堂则见证了家族曾经的繁荣兴旺,因此,在甘氏家族人心中,一直渴望能够修复甘泽、甘为霖墓,将“甘氏总祠”完整保存下来,“希望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有效地保护、利用起来。”

来源:自贡网

编审:罗怀成 杨 敏

编辑:李裕鑫(实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dlQOGwB8g2yegND3_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