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随着新型"万吨大驱"的下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实力达到了空前的高潮。有军事专家指出,新下水的万吨大驱在吨位上已经超过了原版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而最具质疑的,则是该舰的性能是否也能有超出?对此,只能说,这仅仅只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实际上,美国至今也没有向日本提供任何先进的造舰技术和更为先进的舰载设备。一切都是在美军现役基础上扩展而来。
以舰载系统为例,新下水的27DDG采用的是"宙斯盾"作战系统,主要配置了AN/SPY-1D(V)无源相控阵雷达,加上MK41垂直发射单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但是,AN/SPY-1D(V)无源相控阵雷达还是太落后,日本其实也是极不情愿的采购。对于日本而言,它最想要的是AN/SPY-6(V)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预计将会配备在宙斯盾Baseline9C版本的"ACB16"架构上。但是这款雷达目前还未安装,预计首款安装舰艇是阿利伯克Flight III型驱逐舰。在美军自己还未使用的情况下,是不会贸然出售给日本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27DDG"摩耶"和28DDG"羽黑"这两款驱逐舰并未实现多大的技术提升。其作战水平,充其量只是略强于前型"爱宕"级,而且强的还不是硬件配置,而是后台的软件架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爱宕级驱逐舰采用的是宙斯盾Baseline 7.3R架构。该架构虽然采用的OETS商用现货,但是性能水平还未扩展到Baseline 9的水准。所以,单从这点来看,它的作战性能提升只能是后台处理软件上。至于SM-6防空导弹,目前日本还未采购,美军必然会首先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所谓的万吨大驱,其实本质山还是帮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消耗此前多余生产的库存。当然,不得不否认的是,宙斯盾驱逐舰还是很适合日本的。首先,该舰的防空性能尚可,在兼具远程区域防空的同时,还能作为"海基中段"反导的载台,携带的SM-3防空导弹可以直接拦截弹道导弹。
那么,对于这款新加入的万吨大驱,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呢?对于这一问题,可以肯定回答的是,该舰的影响微乎其微。作为采购而来的武器系统,日本注定无法大批量的生产宙斯盾舰。而我们的万吨大驱055则实现了国产化,可以随心所欲的决定造舰总数量。在海量的055驱逐舰面前,几艘宙斯盾根本不值一提。所反映出的问题,恰恰也是现在日本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