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直播平台的兴起
“孩子偷偷打赏主播”的新闻层出不穷
近日,佛山一个家庭便中招了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
陈女士13岁的儿子偷偷打赏某平台主播59次
共花费17518元
而平台却认为是成年人所为,不予退款
陈女士的儿子小伟(化名)今年13岁,刚刚小学毕业。
7月中旬,陈女士打印了微信账单流水,发现自6月29日至7月15日,自己的账户通过微信陆续在一家短视频平台消费59次,共计17518元,单笔最少6元,最多达1688元。消费多发生于晚上九点半至十一点半期间。
被打赏主播首页
陈女士随即查询自己在该平台的账号,发现了和一位主播的聊天记录。经询问,小伟承认是自己所为,趁陈女士睡觉期间,偷偷用她的手机观看直播视频,并对主播进行打赏。
陈女士表示自己从未告诉孩子支付密码,不知道钱怎么转出去的。经追问,孩子才说出自己是从主播那里得知并开通免密支付。
陈女士称,该主播有意引导孩子删除手机中的微信转账记录和银行信息提醒,还添加了小伟的QQ,与他聊天沟通感情,有诱导打赏的嫌疑。
主播与小伟聊天记录。受访者提供
陈女士表示,更令她头疼的是,据孩子所述,事发后主播进一步让孩子删除了平台私信与QQ里的聊天记录,后续取证难度加大。
陈女士说,事发后她多次联系该短视频平台,希望对方退还已充值金额。
按照该平台要求,陈女士提供了相应证据包括账号基本信息、户口本和身份证照片、微信支付流水、打赏截图等,并填写了相关证明,但被平台告知,孩子与主播的聊天记录中提到“要去开会”,平台方认为是成年人在操作,因此无法退款。
陈女士表示,据孩子所述,聊天内容中有些是主播让他说的,有的是为了隐瞒自己身份说的。她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7月29日,客服人员表示:“平台有专门关于儿童打赏的专员,会有特殊的算法进行信息核实,只要能提供相应的信息,我们就能帮您判定到底是不是小孩子玩的。”如有异议,可以继续申诉。
针对主播诱导打赏的行为,客服表示添加微信、QQ引导未成年进行打赏涉嫌违反平台社区管理规定,会派相应处理人员介入主播的账户进行核实,如情况属实会按照相应条例进行严肃处理。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们如何有效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01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金钱教育
很多孩子大手大脚地打赏,多数是因为对金钱没有概念。何况在手机里,孩子可能只把它们当成一个数字。
家长需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进行正确的金钱教育,并不是引导孩子“一切向钱看”,而是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比如,东西需要用钱来购买、钱是通过劳动换取来的、不是“想要”就可以马上得到。
02 手机如何设置?
关闭小额免密支付:
不少软件会开通小额免密支付,连密码都不用输了。然而,熊孩子玩手机游戏遇到付费时,一般每次都只需支付几十元,刚好在免密限额内,给孩子支付个几十次的话也伤不起!
取消小额免密支付,多输个密码会麻烦点,但能更稳妥地保住账户里的钞票。
开通支付短信通知
开通支付短信通知,孩子消费也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不要告诉孩子支付密码
这个不用花宝多说了吧?
第二点的方法防不住?
当一个孩子知道你的密码
知道如何删除支付记录……
那么,请家长好好思考
最重要的第一点,你真的做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