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肯德基,脚踢麦当劳,拿到第一的名号后,老乡鸡膨胀到要飞?

2019-10-25   徽脸大讲堂

就在今年,老乡鸡已经赢得了三个冠军名号。

在10月16日召开的老乡鸡战略会议上,国际知名信息公司欧睿发布了最新数据。老乡鸡直营店数量居中式快餐行业第一位。

此前,在中国烹饪协会10月11日公布的“2018年中国快餐70强排行榜”中,老乡鸡在中式快餐中排名第一。

在中国饭店协会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榜单中,老乡鸡也在“2019中式快餐”排名第一。

这也让2018年初投资老乡鸡的加华资本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投资眼光。



拳打肯德基,脚踢麦当劳

麦当劳和肯德基是美国跨国连锁餐厅,也是世界第一和二大速食连锁企业。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开了第一家餐厅。当时,作为美国文化的一种代表,肯德基这个稀罕物在中国赚足了注意力,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

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强势的品牌势能在短短30年间在中国市场开了5000多家餐厅。肯德基麦当劳是世界级的绝对“强龙”。

但在安徽全省,据公开资料显示,肯德基和麦当劳加起来,店面总数只有不到200家。

与之对比,从2003年开出第一家门店到现在,老乡鸡门店数量已经超过800家。在过去的两年里,已经有近400家分店扩张。

其中大半门店,都开在安徽本土,覆盖全省所有城市且到达全省90%的县城,成为安徽餐饮界的“地头蛇”。

仅仅从店面看,老乡鸡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洋快餐店面之和的4倍。

餐厅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是老乡鸡PK“洋快餐”的最大表现。

消费者在实际行动投票:“老乡鸡一周至少会去吃三四次,如果不是在家做饭,吃老乡鸡肯定是日常用餐的第一选择;而肯德基大多时候是出于换换口味,偶尔选择。”

在消费频率上,至少安徽区域,“强龙”肯德基丝毫不是“地头蛇”老乡鸡的对手。



即使是面对面的竞争,情况同样如此:在安徽很多地方都能同时看到老乡鸡与肯德基麦当劳为邻相互竞争的画面。

例如合肥的高铁南站,肯德基和老乡鸡只隔一道杆栏;每次路过,总能看到老乡鸡门庭若市,乌泱乌泱全是排队点餐的顾客;

而在隔壁的肯德基却显得稀稀落落。这两家店在同一位置同一时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仅是合肥高铁南站的肯德基,在市区,麦当劳遭遇老乡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合肥政务区的新地中心,麦当劳开在沿街的金铺位置,老乡鸡开在商场内部角落,两家店相隔不到百米,而每到饭点,麦当劳的人气根本不能与老乡鸡相提并论。

咱们中国人“米饭、鸡汤”很养人。老乡鸡比“洋快餐”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也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人更习惯中餐,其他餐饮可能会在他的整个餐饮消费当中,作为一种调剂”。

其实不仅是肯德基麦当劳,此前也有听业内人士说,几年前作为同类品牌,真功夫也曾准备进军安徽市场,做过一番市场调查后真功夫留下一句话便扬长而去:有老乡鸡在,想进驻安徽,这辈子都不可能。



在安徽境内证明了自己的老乡鸡,早已不满足于省内这一亩三分地。

他将目光放到了全国。2018年,大手笔收购武汉永和,便是老乡鸡为飞出安徽、布局全国走出的第一步。

时隔一年后,老乡鸡胃口更大,不满足于安徽、南京、武汉等城市业务的现状,瞄准了更多的一线市场,并企图能够布局全国。

10月16日,安徽本土快餐品牌老乡鸡宣布进军上海,同时南京和武汉市场也进一步深度布局,实现三年内连锁店数量超过1500家的目标。

据老乡鸡的创始人束从轩说,老乡鸡将开始从上海布局华东地区市场,并希望由此扩张到全国各地。

但目前,由于物流、供应链、口味习惯等多种因素,中式快餐企业往往会面临异地扩张困难,无法形成全国、民族性品牌,只能在一定区域内深化培育。

老乡鸡又能否打破这种模式,从安徽走向全国?



老乡鸡创始人兼董事长束从轩

修炼三十年,“土鸡”炼成金凤凰

土鸡变成金凤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外界看来,被誉为行业黑马的老乡鸡发展了十多年。

可在老乡鸡创始人兼董事长束从轩看来,他等这一刻足足等了三十多年。

三十载风雨兼程,伴着汗水,拥着艰辛,太多故事让我们娓娓道来。

时间回到36年前,1982年,束从轩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到老家肥西,他不想种田为生,手上又没有多少资金,便选择了投资不大的养鸡行业,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业路。

90年代初,白羽鸡引入中国,由于饲养周期短,价格便宜,很快取代土鸡占领了鸡肉市场。

很多企业跟风赚钱,纷纷放弃养殖土鸡,改养白羽鸡。

但束从轩偏不养白羽鸡。在他看来,大量同行转线,反而造就了他的机会。

他坚持要走“差异化路线”,继续养殖优质土鸡。这份坚持在2000年后便有了回报。

“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吃的品质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到了土鸡消费。”从那时起,束从轩的土鸡生意越做越大。

转折来自1999年,那一年,束从轩意外接触到了快餐连锁这一行业,自此,从优质土鸡养殖供应链到中式快餐连锁,束从轩在21世纪初完成了老乡鸡的第一次蜕变。

2003年,第一家“肥西老母鸡”(老乡鸡前身)破壳而出,没有跟风洋快餐做炸鸡,而是根据中国人的口味,做以鸡肉为主的中式菜品,并强调鸡汤炖品,与外资品牌真正形成了区隔。



肥西老母鸡(老乡鸡前身)

一开始的转型并不顺利,但逐渐摸清了餐饮的门路后,束从轩对肥西老母鸡进行了价格调整、精细化管理以及品牌宣传等规划,经营状况开始转好。

随着门店模式的成熟,复制扩张也就变得容易了。

以快餐为主,强调干净卫生,以老母鸡汤为主打产品,肥西老母鸡这个品牌凭借着“食材只用180天老母鸡”的优质出品,迅速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喜爱。

在这样的战略发展下,肥西老母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首先,菜品浓缩。肥西老母鸡的主要产品是“肥西老母鸡汤”,辅以其他菜肴,单一类别易于高度标准化。

二是形成了“前端养鸡、中端加工、终端制售”的全产业链模式,不仅成本低、效率高,而且操作规范。

三是肥西老母鸡店面集中,不盲目扩张,形成品牌潜力,全面渗透当地市场。

这些优势相辅相成,有助于企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因此,肥西老母鸡从众多餐饮品牌迅速崛起,在当地市场发展了300多家连锁店,成为区域性快餐龙头企业。

到2012年底,肥西老母鸡在安徽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00家,省内市场份额已接近饱和。

彼时的束从轩开始谋划全国市场:“企业若是要走向一个更大的市场,就需要以品牌占据消费者的心智。2012年,我们换了品牌,把肥西老母鸡变成了老乡鸡。”

在束从轩看来,“肥西老母鸡”在安徽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但是出了安徽市场却不利于传播,没人能记得住。“老乡鸡”则更为简单、易记。

从肥西老母鸡到老乡鸡,这只鸡瞄准全国市场,显然是想飞得更远。



资本助长了野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老乡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帮助。

2018年1月,老乡鸡与加华资本正式签订合同,加华资本以2亿元人民币收购老乡鸡5%股权。

老乡鸡在资金的帮助下加速扩张,并于2018年7月收购了武汉永和。原来的400多家门店在两年内发展到800多家,年收入超过30亿。

曾成功投资滴滴出行、洽洽瓜子、美图秀秀、大众点评网、加加酱油等众多龙头品牌的加华资本,为何相中老乡鸡?并不是一个偶然。

早些时候,加华伟业总经理苏文俊在合肥机场第一次喝到老乡鸡的鸡汤后,对其赞不绝口,称“当时有惊艳的感觉”。

老乡鸡靠着口感品质吸引了嘉华资本,随后经人牵线及做一番尽调,加华资本决定向老乡鸡投资2亿元。这也是老乡鸡唯一一次接受外界投资。

根据战略规划,未来老乡鸡每年需有233家新开门店,每月需有有20家新开门店。这样的速度对任何餐饮品牌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但在束从轩看来,跨区域发展并不是问题。企业有一定的现金流,只要运作良好,他们还可以获得银行贷款和融资。

问题在于如何跟上人才、产品、物流、仓库等的发展。

在这方面,老乡鸡选择从熟悉的地方开始扩张。也就是说,以安徽为中心,将逐步向华东辐射。除武汉、南京外,还将重点布局上海。

按照计划,江苏和上海将在5年内成为与合肥相同的根据地。同时,老乡鸡也以“分店”的形式建立供应链,并在其他地区建立养殖基地,以支持更大的门店扩张。

目前,上海共有4家老乡鸡专卖店,日均流水约3-4万。据了解,上海店所用原料均来自公司总部,由第三方物流配送。

不过,老乡鸡总经理束小龙说,随着上海门店业务的日益成熟,第二个中央厨房将在上海附近规划,以供应更多的大型门店。

他还表示,一旦上海市场被老乡鸡赢下,向外扩张的步伐必将加快。对上海市场而言,允许亏损和试错,希望老乡鸡在上海继续发展,成为当地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餐饮连锁采取的是直接运营模式,即以资产为中心,成本较高。尤其是像老乡鸡这样的品牌,过去随着连锁餐厅数量的增加,经营压力难以承受。

虽然从过去的发展过程来看,依靠整个产业链的运作,商店和产品的标准化,老乡鸡实现了较好的经营,发展了800个直销店。

但目前,老乡鸡的扩张又将走进一场不断试错的旅程,未来的扩张能否顺利实现还有待检验。



事实上,想打开全国市场的中式快餐品牌并不在少数,而且很多中式快餐品牌背后也都有资本扶持,但总是很难走出自己的强势区域。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式快餐区域分割占据的情况由来已久。

在华北市场上,有和合谷、嘉和一品、庆丰包子铺等品牌,在中国南方,有真功夫,西南有乡村基,华中有老乡鸡。

这些品牌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扎根强区、缓慢向外扩张”的发展模式。虽然和合谷等品牌已经发布了“千店计划”,但鲜有品牌能够真正打破中式快餐的现有格局,也看出中式快餐难以突破跨区域发展的瓶颈。

在餐饮界人士看来,中式快餐不同于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西式快餐品牌。全国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西式快餐的认知水平相同,但对中式食品的接受度和偏好却存在很大差异,这也直接制约了中式快餐连锁品牌跨地区的发展,因为快餐业态的规范化是快餐企业复制扩张的重要前提,这与不同地区消费者对中餐口味的偏好情况是矛盾的。

可发展遇上难题、遭受压力,恰恰证明了公司品牌在走一条向上的路。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年小学考试,每次同学成绩出色,家长就会奖励吃一次肯德基;吃肯德基在当时是无疑是一种褒奖和奢望。

而30年后的今天,在安徽连三岁小孩都牙牙学语说:“吃饭到老乡鸡”!

一个是世界级的“强龙”,一个是后起的区域“地头蛇”,当肯德基遇到老乡鸡,高下立判,上演的依然是“强龙压不住地头蛇”。

也许这就是“地头蛇”拥有的“人和”!老乡鸡从诞生之日起就寄予了安徽人的无限的期望,成为安徽对外的一张重要名片,是安徽人的骄傲。



如今,老乡鸡开始走向全国,正在渐渐成为中式快餐的代表,未来她可能还会肩负起中国人的期望,征战海外!

我们期待着老乡鸡克服难题,布局全国,还要打到美国,打到肯德基总部去,让美国的小孩也说:

“吃饭到老乡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