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是一类原始的、初登陆的、具有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雨蛙、树蛙、蟾蜍、大鲵、蝾螈等。两栖动物能水陆两栖,经变态发育后的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皮肤辅助呼吸。
除了海洋和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种生态环境中均有分布,个别种类能耐半咸水垂直分布可达5000米,是分布比较广泛的一个生物类别。
毕竟本文不是一篇生物科普文,所以对两栖动物的介绍较少。下面我们就来着重描述分析一下两栖动物在六大洲的分布和丰富度情况,什么样的地理环境最适合它们生存?
图中有绿色的区域为有两栖动物分布的地区,颜色越深代表两栖动物的种类越丰富,每平方千米最多种类达54种(这是亚洲的情况),白色区域内没有任何两栖物种。
东南亚的飞蛙
欧洲除冰岛外,绿色基本覆盖整个大陆,可见两栖动物在欧洲的分布也很广泛,但是仔细发现你就会知道它的种类丰富度不高,每平方公里最高有19种两栖动物。这其实和欧洲的气候类型有关,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和地中海气候都不是两栖动物最理想的生存条件。
欧洲范围内,法国、德国、捷克的物种较高,英国、挪威、瑞典和芬兰的丰富程度较低。
两栖动物咋非洲的分布差异很大,北非的分布最少,其次是东非和南非,这三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大多为沙漠和高原山地。分布最广和丰富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西非和马达加斯加东部,了解地理的应该知道这两个地区有热带雨林的分布。另外一些水资源丰富的热带草原地区也有相对较多的两栖动物生存,若坦桑尼亚、刚果等国家。
大洋洲的两栖动物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东部,而澳洲的中西部是干燥缺水的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不仅两栖动物少,整个生物多样性也很低。
北美洲除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极群岛等地外,两栖动物均有分布,阿拉斯加虽然种类少但分布较广,由此可见某些两栖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挺强的。而分布最广物种最多的地区是美国的东南部,种类丰富度最高每平方米高达129种,这一代刚好是北美洲唯一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深绿色部分也是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比较密集的地区。当然中美洲的丰富程度也不低。
南美洲是七大洲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大洲,亚马孙(逊)热带雨林有超过250万种昆虫,15万种高等植物和2000多种鸟类和哺乳动物。当然两栖动物分布和种类也是最高的,除亚马孙平原外,我们在图中发现巴西东南沿海的绿色程度也很高,这两个地区恰好都是热带雨林。而智利北部和阿根廷南部没有两栖动物,它们对应的地理环境分别为热带沙漠和温带沙漠。
看了以上对两栖动物在各大洲的地理分布的分析,你知道什么样的地理环境才是它们最适合它们生存的吗?欢迎下方评论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