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疾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让人措手不及:心梗。近期有多位朋友突发心梗去世。不禁令人扼腕……
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但仅3.5万获得了及时规范救治;约50%的心梗患者,发病1小时内在院外猝死。
心绞痛、压迫感、恶心……心梗来临前有很多症状,但你也许不知道,“扑克脸”也可能是心梗前兆。
面无表情可能是心梗前兆
有数据表明,高达50%的精神病重症患者最后死因竟然都是心肌梗死。
在研究精神疾病与心梗关系的过程中,医学家发现,精神病人的脸上常出现一个惊人相似的淡漠表情,俗称“扑克脸”。这一表情的背后,隐藏着共同的心脏问题。
4步从死神手中逃脱
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送,三是医院救治。其中患者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
平静地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
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要受刺激。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发生心梗后,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配合医生的工作
病人如确诊心梗应马上进行手术,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医生非常着急,家属却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
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
6件小事预防心梗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
1
七八分饱清淡饮食
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
排便不过于用力
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
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
运动量力而行
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
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
4
及时释放压力
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
提防晨起突发心梗
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
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6
注意保暖
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