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机场大道奈何变身“娱乐广场”?

2019-07-29   大众融媒

夜色朦胧,灯光璀璨,微风习习。

机场大道乔李镇北侯路口,歌舞升平、鼓乐喧天、人声鼎沸。

北边,几个人手持麦克风忘情地唱着流行歌曲。百十位女性,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尽情地跳着广场舞,周围是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男女老少。

南边,数十人在敲威风锣鼓,雄浑的鼓乐、激昂的鼓点,亢奋的人群,似与歌舞者相比拼。

锣鼓队的西边,也有几个人手拿麦克风声嘶力竭地唱着歌。


路灯下面,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坐着手持扇子聊天的群众。

路上,还有骑电动车、三轮车、自行车的人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往这边聚集……


这是7月27日夜晚,记者在机场大道乔李镇北侯路口看到的一幕。此时,马路中间车辆来往穿梭,有小型车辆,也有大型货车,更多的是驾校的教练车。路边跳舞和看热闹的人不仅站满了人行道、慢车道,甚至机动车道也占了近一半。一些孩子还不时在马路上嬉戏。见此情景,记者禁不住捏了一把冷汗。虽然,好多车辆在这里都会减速行驶,但就怕万一。


据了解,前来这里休闲的是来自附近村庄的群众。每当夜幕降临,吃罢晚饭的一些群众,就会三五成群、扶老携幼,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前来凑热闹。这里变身为娱乐场地始自去年夏天,是由当地群众自发形成的。起初,只有少数人来这里游玩,后来有人自费购置了音响设备,吸引了很多唱歌爱好者前来参与。在音乐声的感召下,周围村庄跳舞的人群、敲锣鼓的人群纷纷结伴赶了过来,爱唱歌的拿过麦克风吼几嗓子,爱敲鼓的加入锣鼓队过一把瘾,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跳广场舞的队伍中。还有更多的人是来休闲纳凉、看热闹的。影响越来越大,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记者很是纳闷,在新农村建设中,各村大都有文化广场,为何不在村里玩,却要跑这么远?

有人说,这里热闹。

也有人说,村里的小广场在村子的中间,晚上在那里活动,会吵到周围的邻居。

还有人说,天气热,没地方可去,听说这里热闹,就来了。

夜色下,鼓乐雄浑、歌声悠扬、舞姿翩翩。富起来的农民群众以健康向上的方式享受美好生活,讴歌伟大时代。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身上迸发出的热情和活力令人感动。

但参与其间,记者却分明感到几分忧虑和沉重:这里毕竟是车来攘往的公路,在这里娱乐虽然人气旺、空气好,但如果聚集群众过多,不仅影响交通,也潜藏着安全隐患。

这里需要管理和规范,但这里的农民群众更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要适合他们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请有关部门认真对待。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