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疫情的女司机

2020-03-18   香城都市报

本报讯(通讯员 骆晓丽)韩艳,女,37岁,湖北咸宁咸运集团祥生出租车分公司鄂LT1389出租车驾驶员,"雷锋车队"成员,2020年1月18日荣获"香城好司机"荣誉称号。

疫情突发,她不畏风险,冲在一线,舍小家顾大家,每天穿梭在疫情中,接送紧急出行的人,她用柔弱的肩膀,在抗疫中扛起不一样的担当。

"守好出租车这个岗"

1月22日,咸宁市防控指挥部交通组一声号召,100余名司机主动响应,成立应急爱心车队,作为雷锋车队的韩艳主动报名参加。

她意识到抗疫防疫是一场硬仗,1月25日,一大早就把三个小孩送回咸安区横沟桥镇老家,交给老人照顾,掉头就到公司随时待命。

疫情突发期,1月27日,市防控指挥部交通组安排,把滞留咸宁的武汉旅客,从各大酒店转运到指定地点。韩艳挺身而出,不惧风险,将6名滞留咸宁的武汉旅客集中转运到如家酒店。

1月31日,接到市防控指挥部交通组的通知,有两名在武汉工作的医护人员,本来是回咸宁过年的,突发疫情,要紧急赶回武汉支援前线。韩艳主动请缨,护送张俊、金依两名医护人员去武汉。

张俊说:"去武汉的路上,除了两辆运送医疗器材的车子外,看不到一辆车,整个城市和道路空荡荡的,我们是带着使命和责任往前走。"

"明知道武汉是重灾区,他们义务反顾地回到武汉,看着他们当时离去的背影,我眼里的泪水没忍住,落了下来。"韩艳更加坚定决心,一定要守好出租车这个岗,守护咸宁这座城市。

"接送的是活的希望"

2月3日,咸宁市中心城区实行交通管制,咸宁市防控指挥部交通组启用"热线+出租车"免费服务模式,12328交通服务热线有8台专机接听,33人轮流24小时值守,10个应急出租车站点,300辆出租车随时待命,从居民拨打热线到上车一般不超过10分钟,切实解决疫情期间群众紧急出行的难题。

作为应急车队的一员,韩艳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随时接受派遣,忙不停歇,不是在接人,就在送人回家的路上。

她不记得接送过多少人,接送的都是上下班的医护人员、定期做透析的病人、孕产妇、临时紧急出行等居民。

"12328派单的都是很紧急的事,甚至关乎生命的事,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奔过去。"韩艳说。

3月5日早上8点,她接到12328交通服务热线的通知,一名孕妇肚子痛,紧急去市妇幼医院。

韩艳赶到后,给她喷了酒精,下车又帮忙把孕妇扶到医院门口,她的细致入微被孕妇的家人看在眼里,非加她的微信感谢,以后一定再坐她的车。

3月7日,上午9点,她紧急到学府社区接一个脑梗患者万某,该患者63岁、体形较胖,从腰到脚都无法动弹,相对体重只有100斤的韩艳,确实很考验她的体力。

韩艳主动上前帮助患者的丈夫,一起把她从轮椅上抬下来,送上车,直奔市中医院门口,又小心地抬下去,送到医院里面,一趟下来,背后渗满了汗。

韩艳说,"疫情期间为居民尽心服务、解急解忧,是大家一直坚持的动力。"虽然每一天很辛苦,但回过头来一看,她觉得自己很庆幸,能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一份力量。


"妈,您打12328叫车更快!"

疫期,她总是主动接最远行程的单,从市中心城区到咸安区、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她都跑过。她自己开着应急出租车,却顾不上自己生病的小孩。

3月4日,中午没吃饭的韩艳,在市中心医院接一个眼睛做了手术的卢某,驱车120多公里,把他安全送到崇阳县金塘村,直到晚上7点多才赶回城区。

3月8日下午,天下着滂沱大雨,韩艳到市中心医院接一名尿毒症患者石某回崇阳县朱家村。

在去朱家村的路上,她接到婆婆的电话说:"韩艳,你小宝说肚子疼,这两天也没怎么吃饭。你能不能回来把他送到医院去。"

韩艳匆匆回答:"妈,我在送一个病人,您赶紧打12328叫车更快!"

开了近两个小时才到朱家村,石某的女儿看到韩艳鞋子都湿透了,大老远把她妈妈送回家,非常感动,发了一个红包感谢她说,"红包给你买点消毒液和口罩,保护好自己。"

韩艳在微信上没有点开红包,只是回了一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忙完了这趟服务,她赶紧给婆婆打了个电话,得知12328服务热线已经派车把孩子和婆婆送到了市中心医院,医院检查后,说孩子肾上有一个水泡,没什么大事,打两天消炎针就行。

韩艳松了一口气,继续接收任务接人送人,从1月25日到3月14日,50天她没有回去看过孩子,一直在抗疫一线奋战。

她说:"开了7年出租车,这50天是最累的,但也是最值得的,因为接送的人,都是需要我们守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