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人,学佛走错了路,很难进步,希望没有你

2019-11-09   圣度文化

原创/作者圣度文化(侵权必究)

世间万事,有利必有弊,学佛也一样,有些人学佛可以从佛法中获得智慧,得到益处,而有些人学佛,因为没有走在菩提正道上,所以无法获得益处,反而容易走火入魔。

这三种学佛人,学佛就是在盲修瞎练,看看有没有你?

第一种人:把佛当成神的人。

有一种学佛人,因为不了解佛教,根本不懂佛教义理,也不愿意去学佛理佛慧,没有正知正见,只是把佛当成了神,虽然拜佛,但从来没有真正拜过佛,而是一直都在拜神,自己不肯付出,总是把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这样的人,没有正信佛教,所以是盲修瞎练。

在蓝毗尼佛

第二种人:痴迷学佛却忽略了做人。

还有一种人,学佛后开始痴迷佛学,把佛法当成了完全出世间的法门,认为学佛后就要离开世间,不在三界内,这与大乘佛法度化众生的宗旨是互相违背的。

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是离不开世间的,佛法虽然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个部分,但学佛后应该受持佛陀所说的中道思想才行,不能执取其中任何一端,既要悟出世间的无上妙法,又要济世利人,不可丢了入世的精神。

Low Angle View Of Statue Against Sky

维摩诘经上也提到过:佛法是不二法门,出世即是入世。学佛也是在学如何做人做事,修行不是打坐念佛,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如果学佛后,连人都不会做了,这样如何能做得了佛?

第三种人:追求形式上,学而不做之人。

还有一种学佛人,虽然也每天念佛拜佛和打坐,但却过于执着各种形式,如果你问他,今天不打坐了可以吗?他肯定回答你不行,打坐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拜佛也是每天都必须要做的。

佛头背后的墙上

有这样的心是好的,能够坚持下去也是好的,但如果执着在这些事情上,就着相了。金刚经上说:“离一切相诸,即名诸佛。”如果太过执着形式,就会忽略了事物的本质,也就难以明白,我们学佛真正是为了什么。

六祖慧能大师说过:“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这是在告诉我们,学佛是要参悟行为背后的实相,修行修的是你的心,而不是外在的幻象。佛家常用一个比喻,来破除众生对各种形式的贪着,我来问你:“牛车不走了,该赶牛还是赶车?”

日本本州岛镰仓伟大的佛陀殿

​另外还有一种人,喜欢痴迷于学习佛理,但却不能将学来的东西应用在生活当中,这种人学佛也同样走偏了路。网上流行一句话:“你懂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佛陀早就开示过众生,学再多的道理,若不能应用在生活当中,是毫无益处的。学佛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佛法、佛理,一个是修行自己,修身、修福和修慧,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不要执取一端,学佛才能真正受益。

还有一种人,学佛也很难真正进步。最近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写评论骂我,反驳我文章的观点,认为我写的文章,是在误导众生。对于这些评论,并非完全无理取闹,而是我的文章,确实是没有迎合到读者的想法,所以才会遭到如此待遇。

后来我特意去看了看其他作者的文章,或是其他一些比较有名气的法师说过的言论,同样也还是没有避免被人吐口水,后来我总结了经验,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佛教寺庙,福斯做伊瓜苏巴西

其实文章本身问题并不大,毕竟几乎所有文章,无论某个领域的文章,甚至佛教的一些经论,都会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所以我只是想善意的提醒一下,其中一部分学佛人,不要犯这个错误,否则学佛很难进步。

这个错误就是,总是盯着文章中错误的部分,去其精华而取其糟粕。现实中确实存在这一类人,总是喜欢盯着他人的缺点看,并且以偏概全,只要一篇文章,有一个观点不符合他以往的认知,就会否定整篇文章,甚至还会说很多难听的话,来批判对方。

这种行为,我是不敢苟同的,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世上有完人,也不认为一个没有成为圣人的人,所说的话就是绝对的正确或是绝对的错误。

在蓝色天空背景下,大佛佛佛像雕像

就网络上的文章而言,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有价值的地方,也同样有糟粕存在,这是每一篇文章或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因为只要是人,就一定不是完人。

鸠摩罗什曾说过:譬如莲花,虽生在臭泥之中,却能出污泥而不染,你们要去采撷莲花,但取其花,不要取其泥。任何一个人或是一篇文章,就好比莲花生于淤泥当中,学佛人要学会取莲花,而不是执着在淤泥之上。

如果总是执着在他人的错误上,自己就很难进步,只有学会去取长补短,多去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如果总是喜欢盯着他人的缺点看,并且无限放大他人的错误,自己也很难进步。

在泰国寺天坛大佛

这个世上,除了像佛一样的圣人,能说出绝对的真理来,再没有人说出的话是绝对正确的,就连佛自己也说过,真理不可说,佛说的大多都是善巧方便说,对待不同众生,说不同的话,所以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这八万四千法门,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对于每一篇文章,或每一个人,每一个宗教信仰,也皆是法无高下,只是为了方便不同的人罢了。也许你觉悟很高,觉得这篇文章很幼稚,但却还有一部人是需要这篇文章的,也许你今天觉得这篇文章很观点不对,或许明天就不这样想了,也许你现在觉得这篇文章有道理,或许明天就不这样认为了。

泰国虎石窟寺

一切都在变,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当下一刻仅能代表你我当下一刻的想法,未来一定会变化的,所以当下不要过于认可或完全否定某一种说法,或某一个人。

别人身上你认为可取的,可以见贤思齐,别人身上你认为不可取的,可以忽略掉,不要总是舍弃精华而执取糟粕,这样学佛很难进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