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全国各地哪个地方买的旅游纪念品,最后发现9成以上,都来自浙江义乌这个神奇的地方。无论多么谨慎,总是会防不胜防,艳遇的几率都没它高,哼!
每个城市都难免会有这样卖旅游纪念品的地方,觅姐也到昙华林、户部巷和省博物馆转了转,看看武汉这些旅游纪念品,到底哪些是真正值得买的呢?
而今的昙华林,商业气息已经有点重了。由于人气很高,名气很旺,很多来武汉玩的外地人,都会来这里买点纪念品。
01
手绘地图、地标的魅力
昙华林的明信片、书签最多,有的店铺还会帮忙邮寄明信片。盖上独有的邮戳,也满足了一部分怀旧的情怀。
本地人来这里,除了拍点文艺的照片,很少买东西,要买也是淘很久才淘得到自己心仪的。
....
在昙华林,会见到很多这种手绘,手绘地图、手绘地标……相比各式各样的明信片,这种会更有意思。
其实最早是武汉红人张大水的钢笔画《武大地图》火了,后面据说连盗版都要35一本了!
不过,能带着一本武大的手绘地图去逛最美大学武大,或者带着武汉美食手绘地图去寻美食,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02
满眼泛滥的书签、明信片
武汉水彩画书签
几乎每走两家,就会有卖明信片跟书签的,多走几家,甚至连门都不想进了。纪念品同质化严重,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想再买纪念品的原因之一。
看到这些各式各样好看的明信片,你可能会很心动,但当你拿起手机,某宝上9块9包邮的价格你会更心动!
让人懵圈的是,上面写的产地可能还不是武汉。
浙江金华产的武汉大学樱花明信片
02
毫无本地特色的纪念品
这些全国各地都买得到的东西,大家看看就好。
还有这种看一眼就不会主动去买的,纯卖情怀的东西,相信我,买回家基本不会用的。
03
汉绣周边越来越6
觅姐一直觉得汉绣很好看,像毛笔画一样,精细有层次,绣的熊猫、老虎等,每根毛都是清晰可见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当然,可能汉绣的价格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没想到这次在昙华林看到了一些汉绣的周边,书签、小相框、零钱包、丝巾……从几十块到两百多块不等,让喜欢汉绣产品的人也能为之心动了。
04
一些实用周边可以pick一下
带有城市地标图案的冰箱贴、武汉方言扑克牌,以及一些有武汉元素的徽章等,还是可以买来留个纪念的,价格也不高,即使真的留在家里积灰,也不会心疼,大概觅姐我心里住了个会算账的金牛座。
在一家店里发现了这样一面墙,把你的火车票放在店里留作纪念,可以兑换一张明信片,觅姐以前就将从外地回武汉的车票放在了这里。
波仔糕和搅搅糖快成昙华林的标配了,据说因为昙华林的商户不可以出现明火,所以售卖的食物特别少,选择少,这两样相对就很吸睛,大家自凭爱好看着买吧。
上次觅姐就提过,户部巷除了可以吃小吃,还有一些美食是可以打包带走的湖北特产,和“手作美食”。
01
到底该买什么样的特产
孝感麻糖、云片糕、牛皮糖、黄石港饼……看起来品种繁多,价格便宜,但觅姐一闺蜜说,以前一次性买了好多,都不好吃,
而且超市基本都有售卖。
如果实在想买点什么带回去给朋友,鸭脖子、藕带、樱花糕这种,你可以考虑一下。
02
那些非遗值得买吗?
除了美食,户部巷后面还有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街,摆着很多小摊,卖一些手工制作品。
....
这些小玩意看着玲珑剔透,小巧可爱,是不是很想来一个?三思,三思……一定要拉住你的女朋友,不要冲动,鬼知道买回去是不是就放在某个抽屉被遗忘了。
像这种泥人、蛋壳雕塑和编织的小人,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买。
每次来省博逛,看到这些纪念品,心里想着,大概都是那些贵重又不太实用的东西,就不会仔细去看看了。
这次认真看了看,对部分纪念品还是动心了的。
01
不知道买回去可以干嘛的纪念品
....
这种博物馆展品同款的摆件,以及贵重的石头和书籍的纪念品,千里迢迢搬回家只为了体现你有男票而且力气大吗宝宝?
02
有点迷的纪念品
比较有内涵的姓氏书签,看这售卖后空下来的位置,看来这一套还是很受欢迎的。
也有很多保温杯、马克杯、眼镜盒等比较实用的周边,觅姐看中了那套小编钟,希望有一天,有人愿意为我买下来。
03
适合带给朋友的
很耐用的中国风书签
12生肖造型的木勺子还是很酷的
U盘、钢笔、书签,日常送礼三件套
这些小东西都是可以买一点带给朋友的,特别是这个盖邮戳的地方,买纪念品就是要这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啊!
有媒体报道称:“除去质量太差、价格虚高、坑蒙拐骗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大多数纪念品毫无亮点,很难戳心。说到底,旅游纪念品的品质根本没有跟上旅游业蓬勃发展。”
觅姐觉得很有道理。旅游纪念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设计。做不出创意的纪念品,并非当地文化不够多,而是人对文化的挖掘不够深。
不然,为什么故宫博物馆的周边,每次上新都会在网上遭到疯抢呢?
大家对旅游纪念品的期待,莫过于这几点:
01
新奇的:脑洞越大越有趣
“要么创新,要么死亡。”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如是说。好玩新奇的东西人人都爱,而且也有成功的例子在前。
苏州博物馆把“镇馆之宝”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做成了抹茶曲奇;四川三星堆推出了古蜀面具饼干;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系列饼干更是不重样:西汉皇后之玺玉印、汉代长乐未央瓦当、唐代开元通宝货币、盛唐时期的著名银器舞马衔杯银壶。
对于吃货而言,把枯燥的文物做成好吃的,远比冷冰冰地摆在桌上的复刻品更讨喜。
02
实用的:用起来才有生命力
摆件注定只能供人观赏,如果把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植入到日常的生活用品中,才能有更长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意义。
比如马克杯、三脚架、红酒塞、笔记本、鼠标垫、相机包等,除了够实用,也要有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保证其美观度。
最后,如果你实在愁不知道买什么
还是建议买点好吃的!
后期制作
编辑 | 觅姐
图片 |何威
主编 |王晴
武汉觅食记原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