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沉于黄河几千年,竟毫发无损

2020-09-16     王春秋史

原标题:中国国宝沉于黄河几千年,竟毫发无损

我大

中国历史

上下有五千年,是相当悠久的,比起别的国家来说,文化的传承,

古代遗迹

等等,使得当年的历史文明在我们眼前展现的十分清晰。这是其他很多国家羡慕都羡慕不过来的。

尤其是老祖宗留下的

古代遗迹

,那是数之不尽。今天要将的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上相当贵重的国宝之一。它就是放在山西

蒲州古城

中保护的铁牛了,在我国所有国宝中,他是最重的了,重量可以达到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吨!

这一百二十吨就相当于4.4个金箍棒啊!可以说重量是相当惊人的了。可想而知,在当时的大唐居然能造出这么重的东西。由于很难搬动,又不能破坏,于是就没有移动过这活宝,它们就待在它们最初的位置——黄河岸边,临近中条山。要知道这样的位置是当初打仗很有优势的位置,各大兵家都想要争夺这个位置。可见所处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古代由于技术差,想要连接黄河岸边,中条山这两个地方,就要建立桥梁,在当时只能做得出浮桥,相当不安全。可唐朝的锻造技术很发达,于是就铸就了这四只铁牛!就把它们当成桥桩了,于是就在在上面建桥路。桥是做好了,可是由于长时间的老化什么的,也没有修理。

于是这四只铁牛就被带进了黄河中,就这样一直埋藏了上千年。这个黄河大铁牛堪称是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相当独特的一种方式了。也是不得不佩服当时唐代人们的智慧所在了,居然在技术那么差的环境下还能铸造出这么重的铁牛,也是相当厉害了。就在1988年,由于黄河水位的下降,我们才得以发现这四只大铁牛了,在老百姓告知当时的文物部后,立马就开始对四只大铁牛进行了打捞行动。

虽然在黄河河底沉浸了上千余年,但是这几个铁牛却没有被侵蚀,依旧是完整得很,就这以特定就可以看出当年唐朝的冶炼技术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了,这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如此智慧。不仅文物的价格依旧突破天际,可是无法估计价值的也只有艺术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AoFlXQBd8y1i3sJ_UH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