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清明节快到了,思亲扫墓,寄托哀思,是中华传统。今年为防控疫情,山东暂停所有公墓的现场祭扫、集体安葬等活动。各地群众通过网上祭扫、代祭扫等特别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同期声】 记者 殷明慧
我现在位于济南的玉函山公墓,现在天正下着小雨。每年这个时候每天将会有五六万人来这边进行扫墓,但现在只有工作人员在场,可以看到他们把鲜花放在每个墓碑前。
【正文】 玉函山公墓是济南市城区内最大的国有公墓。今年暂停现场祭扫后,120名工作人员,将对所有逝者格位和墓穴逐一祭扫并摆放鲜花,实现寄存格位“一格一花”、“一墓一花”。
【同期声】 济南市殡仪馆工作人员 辛沙沙
明天基本上能摆放完毕,放上一束鲜花表达出对亲人的一份思念,我们也替家属把这种心情和情绪表达一下。
【正文】 淄博、东营、烟台牟平、威海荣成等地的陵园开通“代祭扫”服务,群众通过电话预约,园区工作人员可以为市民提供免费代祭服务。
【同期声】黄冰冰
我们以敬献鲜花、擦拭墓碑等方式,来进行祭拜。然后我们以视频的方式发送给逝者亲属。
【正文】 除了代祭扫以外,为满足市民对先人祭扫的需求,济南市民政局运用微信公众号开通公益性网络祭扫服务,截至今天下午三点,累计参与人数4万多人,创建祭奠厅1.8万多个,留言近6万条。
【同期声】 东营市利津县赵庄村村民 刘红梅
虽然网上的技术是虚拟的,但是我们对亲人的怀念是真实的。
来源: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