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易中招的10个诈骗案例……

2019-12-21   佛山网警巡查执法

生活中,不少年轻人常因父母或祖辈被骗而忧心。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新事物层出不穷,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又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新式骗局,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

下面是老年人被诈骗的10个经典案例

看后真是触目惊心

1 养身排毒骗局

某养生会所以洗脚排毒为幌子,利用电解盐水化学反应后变黑称老人洗脚排出毒素,同时忽悠老年人购买所谓的排毒口服液,按照老人的说法他所购买的这种排毒口服液在喝后就能将毒素排出体外,其价格为上万元一支,三支一疗程,足疗排毒1万元8次。该养生所就一直用这种方法打着洗脚排毒的幌子,诈骗了数十位老年人近百万钱财。

警方提醒:

老年人对健康养生颇为关注,于是有许多骗子,利用这一点买卖“健康”。


2 冒充公检法骗局

78岁的张爷爷,在接听了一个诈骗电话后,收到了“红头文件”称要被逮捕,须缴纳60万保障金自证清白,于是被人忽悠着将自家房屋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后来,自称是买主的人拿着房本,到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据悉,老人价值210万的房子只卖了160万,而老人一直以为是抵押房产没想到变成了贱卖房产,并且这一切都没有对家人提及。

警方提醒:

对于电话骗局太常见了,而近期骗子频频使出“红头文件”的招儿,实则属于冒充“公检法”,这类情况一定要引以为戒。


3 假钱换真钱骗局

山区某县,有四名男子驾驶名牌汽车,以上级领导过生日没整钱的名义,专找农村老人用假钱换真钱,在多地作案,共骗得钱财数十万元。这四人分别获刑3-5年,被责令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警方提醒:

随着假期出行增多,不少老人还未懂得如何识别钞票,再加上较为轻信陌生人,换钱这事儿还是要多长个心眼。


4 保健品骗局

李大爷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殊不知,老伴就心动了。老伴背着李大爷和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3个月内用数万元钱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

警方提醒:

保健品诈骗案时常发生,许多因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涉及到这方面需提高警惕。


5 中奖骗局

家住郊区的马老太前段时间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有公证书。马老太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万元巨奖,高兴之余的马老太立即拨打卡片上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跟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逐步被人骗走了16万元。

警方提醒:

刮奖已成老骗局,遇此情况须谨慎。


6 免费赠送

有一群人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每天都有数名的老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

警方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就是抓住了贪便宜与从众的老年人心理。


7 高薪骗局

家住台州的张大爷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中“恭喜你被选为台州老年协会’形象大使!月薪6000”。张大爷起初不信,但经一位自称是中国中老年协会驻当地办事处负责人的女子的夸赞游说暂且相信。为了领取“形象大使”的高价酬劳,张大爷将数十万元陆续交了“手续费”、“保险费”等,而“协会”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警方提醒:

遇上交款一定要谨慎行事,许多诈骗集团抓住老年人不服老,盼功成名就的心理进行诈骗。


8 发表作品骗局

刘大爷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爱好写字、作画。老爷子通过活动认识了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提出要帮刘大爷发表,不过需要交6000元版面费。刘大爷一听,立即取了6000元给对方。之后,刘大爷果然收到了一份“报纸”,上面登有他写的毛笔字。此后,刘大爷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在一份“书法报”上发表。当然,刘大爷为此支付了数万元的版面费。

警方提醒:

此类骗局抓住老年人好读书看报的心理,以各种名誉头衔或是获奖证书诱惑老人掏钱。


9 “ 熟人” 骗局

江老太去菜市场买菜,碰见自称认识她女儿的朋友称自己的父亲得了不治之症,听偏方说吃老金就能好。(老金就是老年人戴的首饰戴了很多年,会有一些氧化沉积,通常被称为老金。)然后这个人求江老太,他说要把这个戒指拿回去刮下来以后就归还。江老太当时心一软就同意了,把自己的戒指还有自己的金项链全都给了这个人。事后,江老太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方知上当。

警方提醒:

这种骗局就跟打款一样,事先打电话确认一遍方能避免。


10 祛病消灾

张婶外出买菜,遇到诈骗团伙,声称有位神医特别神,然后拉着张婶去找。然后“神医”掐指一算,张婶的儿子十天内将会遇到“血光之灾”,只有将家中全部值钱的物品和现金拿来经“神医”做法才能免祸消灾。张婶慌了神,立刻回家取了8万元现金交给骗子。而骗子则以作法为借口趁机将张婶手中的现金掉了包。

警方提醒:

鬼神之说为迷信,拿钱消灾不可信。


都说老年人群体容易成为

不法分子“重点照顾”的侵害对象?

近日 警察叔叔就走进张槎大沙社区

教老年人如何防诈骗!

佛山禅城公安反诈宣讲员

结合老年人极易上当受骗的

“冒充公检法”、“保健品售卖”以及“冒充熟人朋友”等

诈骗类型和犯罪手法

深入简出地为在场500多名老人观众

进行了细致剖析和讲解

“以前我也听过一些反诈禁毒的讲座,但他们讲得太深奥了,很多我都听不懂,更理解不了。”

大沙村村民陈婆婆表示

宣讲员列举的案例简单易懂

以后对陌生人和陌生电话一定会多留心眼

免得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现场反诈中心宣讲员

还为大家准备了有奖问答环节

现场氛围热闹纷纷抢答

除了知识宣讲外

活动现场还摆放了数十种新型毒品模型

供大家参观辨别

毒品模型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

迅速吸引了不少群众围观咨询


“如果不是今天看到这些模型,我完全不知道毒品也可以伪装成糖果之类的东西,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今天要多拍点关于诈骗海报和新型毒品的照片,再把照片发到朋友圈或者家人群里,让朋友和家人们都远离诈骗和毒品。”


希望大家一传十十传百

让更多的人免于上当受骗

免受诈骗、毒品的侵害


来源 禅城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