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光明顶上明教群雄被成昆暗算,一帮人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得就给张无忌普及了一下明教历史。说不得道:“小兄弟,我明教源于波斯国,唐时传至中土。当时称为祆教。唐皇在各处敕建大云光明寺,为我明教的寺院。我教教义是行善去恶,众生平等,若有金银财物,须当救济贫众,不茹荤酒,崇拜明尊。明尊即是火神,也即是善神。只因历朝贪官污吏欺压我教,教中兄弟不忿,往往起事,自北宋方腊方教主以来,已算不清有多少次了。到了南宋建炎年间,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绍兴年间有余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绍定年间有张三枪教主在江西、广东一带起事。”小编今天就说说余五婆起义。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余五婆出生于浙江衢州开化县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这一年江湖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前任丐帮帮主、辽国南院大王萧峰在山西雁门关外折箭自戕。开化县毗邻淳安县,淳安县是摩尼教传播的滥觞之地,教徒们依靠道教和佛教为掩护,烧香吃菜念经,夜则聚集,晓则散去,行踪诡秘。方腊被镇压后,名臣李纲跟宋徽宗上书道:“方寇本狂愚无知之人,传习妖教,假神奇以惑众,并有狡狯奸人为之辅翼,凭险负阻,胁诱乌合亡命之徒,其初不过劫掠村落,倔强巢穴,以苟岁月耳。”就是说这帮摩尼教徒并无济世救民的宏图大志,只是想聚在一起吃个菜而已。跟梁山好汉无非就想聚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论身穿衣服论称分金银大体相同。区别只是,方腊吃菜,宋江吃肉。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余五婆十五岁。余五婆母亲早逝,从小跟着父亲打渔为生,父女俩相依为命,虽然辛苦,还算幸福。五婆还有个青梅竹马的爱人,名叫周耿,也是打渔的,两人从小就被双方父母定下婚约。结婚前夕,周耿带着五婆到集市上采买结婚用品,不幸被当地一个姓赖的恶少盯上。赖少设套诬陷周耿偷了他家财物,将周耿打入大牢,然后跟前来求情的五婆说,只要五婆答应嫁给他,他就既往不咎,能把周耿放出来。五婆救人心切,答应了赖少的要求。奈何赖少却是个言而无信之徒,二人新婚之夜,赖少派人进入牢中,把周耿活活打死,还欺骗五婆说,周耿一时想不开自杀了。五婆去看周耿的尸体,结果已经火化了。五婆悲痛欲绝,一心求死,此时一个良心未泯的牢头告诉她,周耿是被赖少打死的。五婆化悲痛为力量,假装不知真相,回去跟赖少假意逢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用剪刀将赖少乱剪捅死。
五婆杀人事发,被赖少家人扭送官府,判了死罪,关进大牢,单等秋后问斩。五婆的悲惨遭遇很快传到了方腊耳中,方腊决定把这个可怜的姑娘救下来。他先派人贿赂当地县令,以五婆有冤为由向知州提请复审,又指示手下教众带领当地百姓到衙门喊冤,知州派人一调查,发现确有冤情,遂改判五婆死罪为流放。五婆在流放途中被方腊救出,收为关门弟子,得到方腊的精心培养。
方腊被困帮源洞中,自知凶多吉少,遂着手安排身后事。他把乾坤大挪移心法和圣火令交给27岁的余五婆,任命余五婆为明教第九代教主,让五婆从密道中逃出,潜伏下来继续战斗。余五婆洒泪告别恩师,易容化妆回到老家衢州,秘密宣传摩尼“驱邪恶之暗,达性善之明”的教义,以“相亲相友相助,一家有事,众人相赈”为号召,修桥筑路,行善乡里,广建大云光明寺。不久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仓皇南渡,建立临安苟且朝廷,百姓离乱,余五婆的队伍很快扩张到五千多人。人一多,她的行迹也就暴露了。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三月,秘书少监孙近奏闻朝廷,余五婆是方逆余党,聚众上万,图谋作乱。宋高宗赵构遂诏令衢州知州汪思温捕治禁止。余五婆得知消息,遂与另一支明教队伍头领缪罗合流,揭竿起义,义军头戴红巾,衣着赭服,声势浩大。汪思温派兵追剿,义军奋起抗击,在遂安县白马源击毙巡检张甫、淳安县尉曹作、指挥徐詹及官兵数百人,还击退了前来增援的严州兵马监押使王安所率6000余官兵,威震朝廷。五月,赵构命神武中军统制杨沂中(杨沂中身材魁梧,性情沉鸷,少时机敏,背书数百言,力气超人,屡立勤王救驾之功,是赵构最信任的禁军统领。)率兵3000前来镇压,缪罗三战三败,最终接受了朝廷招安,像方腊起事时的梁山泊一样,改编为官军。
余五婆没有接受招安,而是选择了负隅顽抗,最终英勇战死,教徒王仓等96人被抓到临安,斩首示众。
一代巾帼,就此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