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要事多、大事多
回首2019年
有太多值得铭记的时刻
“2019年度亳州十大新闻”评选活动
由中共亳州市委宣传部
联合亳州晚报社、亳州广播电视台开展
目前结果已经揭晓
今天,就让小亳和大家一起
盘点2019年的 十大新闻
2019年度亳州“十大新闻”揭晓
2019年度亳州“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参与投票,表达自己的看法。经过网民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2019年度亳州“十大新闻”。这些新闻真实见证了2019年亳州的发展成就,记录了亳州前进的足迹。
一、商合杭高铁北段正式开通,亳州进入“高铁时代”
2019年12月1日,商合杭高铁北段正式开通。12月3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列车运行图,亳州地区开行高铁列车28对,开行方向覆盖上海、杭州、兰州、西安、郑州、福州、厦门、合肥、宁波、温州、安庆、黄山等大中城市。亳州至合肥最快旅时1小时23分钟,至上海最快旅时3小时37分钟。
2019年12月1日,亳州南站正式通车。
高铁开通后将大大缩短我市市民到热门城市的出行乘车时间。商合杭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规划和北京至香港九龙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沪高铁之后的华东第二大客运通道,与“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实现互联互通。高铁通车,将进一步提升我市的区位优势,不仅有利于我市企业更加便利地“走出去”,也更加有利于吸引更多“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来亳投资兴业,这对2019年加入长三角“朋友圈”的亳州来说,更便于在搭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快车”中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崛起。
二、经济发展“加速跑”,GDP增速连续9个季度居全省前列
2019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攀升,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迈出新步伐。
在2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市有3项增速居全省第一位,15项居前五位,20项居前八位。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14.3亿元,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4%,较好地完成了上一年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三、我市搭建企业联办服务平台典型经验获国务院表彰
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在获得国务院表彰的32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中,亳州市搭建企业联办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快速开办名列其中,成为全省唯一受到表彰的地级市。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搭建了“亳州市企业联办服务平台”,不断创新审批模式,推行串并结合、容缺受理,最大程度缩短企业开办流程,实现了企业开办只需“一次申请、一表填报、一套材料”,就可“一日办结”,做到了“零跑腿”“零成本”。2019年我市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695个市本级公共服务事项实现1日办结,“最多上一次”事项占比超过96%。
四、多项改革成效凸显,全力打造亳州改革品牌
2019年,我市有力推进改革任务82项,八个领域改革成效明显,深化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改革、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设立、推进县区公检法重要岗位交流轮岗等特色改革形成品牌效应,得到国家有关部委高度评价。2019年,亳州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设推深做实,破解乡镇监督执纪困局,推动监督执纪向基层延伸得到中纪委肯定,被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推广。
2019年5月27日,市委决定,在全市89个乡镇(街道)设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负责乡镇生态环境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乡镇党委、政府属地责任,确保基层环保工作事有人干、责有人负,打通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最后一公里”,这一经验做法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2019年6月,亳州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推进县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重要岗位交流轮岗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公检法重要岗位交流轮岗工作,从制度设计上维护司法公正和爱护政法干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对我市这一做法进行了报道。
五、坚持问题导向,高质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市认真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一体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各项工作,推动主题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切实解决了一批“四个点问题”,建立了一批常态化机制,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精心编制主题教育“四清单”,真正发现问题、真诚接受问题、真实整改问题,做到“问题清单一张网、班子清单寻共性、个人清单找位置”。我市问题清单编制等特色做法得到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等中央和省直主流媒体报道。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全面实施“2376”工程,加快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点规划,补齐公办教育资源短板。2019年秋季学期,全市投入使用公办中小学15所、幼儿园68所,增加学位5.8万个。开展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午餐供应、午休服务和延时接送,缓解了“上学难”“上学贵”“接送难”等问题。
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低保城乡统筹,城乡低保标准统一调整至585元/人月。建成养老服务中心31所、养老服务站65所。132家公办乡镇敬老院由乡镇卫生院托管并挂牌运营,1723名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解救关锁精神病人56人。
七、我市三县一区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2019年,经省政府批准,我市的利辛县和涡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我市三县一区全部“摘帽”。我市贫困县区“摘帽”后将按照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保障脱贫攻坚的成果,确保“脱贫不返贫”。全面整改“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3.4万户、8万名贫困群众落实个性化帮扶措施,脱贫3.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1%,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
2019年,亳州市税务局干部、现任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双燕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入选中国好人榜,获评2019年度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
八、我市大力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
2019年3月8日,亳州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生活的工作举措》,要求从2019年3月份开始,每个党支部都要开展好“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即每月组织讲一次“微型党课”,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并确定每月10日作为全市党员活动日,组织全体党员讲“微型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市已有13万余名党员登台授课,数十万人次党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17万余名党员参加主题党日社会实践活动。
九、亳州海关正式开关
2019年12月26日上午,亳州海关举行开关仪式,标志着亳州海关正式开关。亳州海关于2018年12月14日经海关总署批复设立,在原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基础上组建,隶属于合肥海关,是机构改革后安徽省第3家开关运行的新设隶属海关。主要承担我市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通关监管、征税、缉私、出入境检验检疫、统计等职责。
我市进出口企业可以直接在家门口办理报关、企业注册、减免税、加工贸易、检验检疫等海关业务,有利于提高企业进出口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我市加快“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步伐。
十、我市小麦单产创新高,最高亩产815.6公斤
2019年我市小麦最高亩产记录在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张林森家庭农场的麦田诞生,亩产815.6公斤的产量刷新了我市小麦最高单产记录。自2018年秋种以来,由于关键技术到位,后期田管有力有效,政策措施支撑有力,加之气象条件总体有利,2019年全市小麦亩产达512公斤,较上年509.5公斤增加0.5%,亩产连续九年逾千斤,总产320.5万吨。
2019年我市粮食总产499.7万吨,居全省第二位,国家托市收购小麦127.9万吨,创历史新高。
来源:
编辑: 丁静审校: 小璐审核:邓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