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佛图棠所化经》

2020-04-27   莫高窟参观预约网

《佛图棠所化经》敦煌研究院编号为D0785(发表号为敦研370号)。原为日本书法家青山杉雨先生的藏品,编号为3-C。《佛图棠所化经》现还未发现有传世本,敦煌文献中仅此一卷。卷高27、宽17厘米,共抄写文字11行,首尾完整。现校录全文,()内为出校字,囗为缺字,原卷中的俗体字、异体字改为规范汉字。

1、佛图棠(澄)所化经

2、和平四年正月一日,河内缊(温)县刘起之等十五人,入山斫材(柴),卒(猝)遇治王天囗,飙

3、风卒(猝)起,迷沉(程)失道。经过风山,白日便现,见一鸿鹄,从西南来,自投而下

4、化为壹老公,手提九节杖,而便自谓:吾是佛图棠(澄),故来语汝罪福

5、泰山东门崩,泰山遣鬼兵千九万人,提赤枹,持赤绳,取九万男女,三十万人

6、治东门崩,十千九万女治袍袄。自今以后。当行毒肿病,十伤九死,无

7、门不有。汝急作福,可得度世,三家五家,随村大小,共作龙虎舌(蛇)饼,人各

8、持一枚食之,一日一夜转经行道,可得度世。期(其)诽谤不信受者,受(寿)终

9、致恶,必作囗,病厄右七月八月,想难可度世。男女大小,各写一通,仆(袱)著肘后

10、囗鬼不来近人,殃衤青(精)不至,寿命得长,得离此苦。见者写取,其身受福;见者

11、不写,身寿(受)长病;写不转者,死灭门。见者急急通读,如律令令


《佛图棠所化经》是中古民间的一种预言灾难、劝传抄写经的劝喻传帖。

原卷“佛图棠”应是“佛图澄”。《法苑珠林》卷六十一曰:“(佛图)登或言佛图磴,或言佛图嶝,或言佛图澄。皆取梵音之不同耳。”佛图澄原为梵音译音。“棠”从木堂声;“瞠”从目澄声。“登”“棠”为一音之转。从卷中许多别字来看,抄件人是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或为抄写时所误,也可能是转抄过程中方言读音所致。所化经的“化”是教化之意,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改变人心,引导风俗,达到劝喻的目的。所化就是让一个民间比较有影响的圣人出现来预示灾难的传帖,冠以经名,是为了增加它的神圣意义,如像一道光环,使之显得正统,足以引起人的重视。

传帖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事发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是佛图澄演说灾难;第三部分劝人写经,给人指出脱离此难的途经。

和平四年正月初一河内郡温县刘起之等十五人入山砍柴,忽遇大风,迷失道路,风过天晴后,从空中飞来一只鸿鹄,落地后化为一位仙公,自称佛图澄,特来告诉他们将要发生的灾难。《法苑珠林·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佛图澄西域人,形貌似百岁者……策杖军中,预定吉凶。”拿着手杖的白发老者,这同记载中的佛图澄形象是相吻合的。

第二部分是佛图澄的预言吉凶,指明避灾之途。

泰山东门崩。有些伪经中泰山作太山。泰山之泰山府君,俗称东岳大帝,为地下之灵。道教认为人死后魂归泰山,泰山神掌鬼兵。泰山崩,预示着将有大的灾难临头,泰山神将派鬼,拿着赤枹,即红色的鼓槌和赤绳捉男女各九万人。男人将去治理泰山,女人要缝制袍袄。这以后将要有瘟疾流行,来势很猛,十伤九死,无门不入。

第三部分是抄经传送才能免灾。

随村大小,三家五家,共作龙虎蛇饼。龙虎蛇饼是民间一种蒸馍的形式,做成龙、虎、蛇、蛤蟆等动物形状,作用是禳灾祈福,寓意为以毒攻毒。其次要抄经,抄完后,袱著肘后,即用布包在胳膊上,妖精才不能近人身,这样就能消灾延寿。

流传于民间的疑伪经,是佛教流传中国以后,中国人在一定的背景下,结合传统文化,利用佛经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的撰写更容易在民间流传的本土佛经。有些伪经抬出一些有传奇色彩的人作为代言人,增加其神秘感和号召力。佛图澄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高僧。《高僧传》、《法苑珠林》、《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佛祖统纪》、《释氏稽古略》中收集了许多有关他的灵异传说。

《佛图棠所化经》故事发生时间是“和平四年”。同佛图澄生前身后活动有关的和平年号有二个,一个是前凉张祚,用和平年号仅一年,时距佛图澄去世六年时间。别一个是北魏高宗文成帝拓拔濬用和平年号,共六年。时距佛图澄去世已一百多年。此经的写作流传,应是在佛图澄活动过的北方中原地区,佛教流传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因而和平四年应是公元463年。

《佛图棠所化经》转抄的年代是一个空白,藏经洞仅出土一件。虽首尾完整,但却没有给我们留下抄件的具体时间。和平四年是其上限,根据字体、用笔、纸质、纸幅及运笔习惯判断,也应是北朝时的写卷。另外此卷还有许多北朝时的俗体字,如老、刘、风、节、图、虎、取、身、苦、卆(杂)等,北朝应是它的下限年代。它的流传时间不是很长,从仅此一件看,流传面并不是很大。

参考文献:

邰惠莉《敦煌写本<佛图澄所化经>初探》,《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

来源:敦煌研究院,作者:邰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