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日 腊 八 啦!
“腊八”狭义概念上来说:
是我国北方的节日!
且意义重大,毕竟“过了腊八就是年”
有些事儿你可能并不知道...
别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
节日时间:十二月初八
节日起源:民间传统、宗教祭祀
节日饮食: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
起源地:中国
起源时间:西周
“腊日”是农历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法宝节”,也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节习俗
1、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驱疫避灾和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传统。
2、喝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腊八粥源于宋代,千年不衰。
3、俗话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从腊八开始便拉开春节的序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腌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节民间故事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
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豆、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忆起旧事,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故名腊八粥。
腊八粥的食材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6款冬季养生粥赶紧收藏起来!
改善四肢冰凉—山药羊肉粥
制作方法:
山药500克、羊肉馅100克、大米200克、盐6克、料酒两汤勺、姜丝20克。
山药切丁,泡在清水中备用。
羊肉切片飞水,变色后捞出,控干水分备用。
大米可提前一晚洗净泡好;
将米、羊肉放入汤锅中,配以食材2倍以上的水,烧开后加入盐、姜丝、料酒,然后转文火煲上10分钟;
最后将山药落入锅中,继续以小火煲上20分钟至30分钟即可。
功效
山药羊肉粥滋润温补,对四肢冰凉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降糖降脂—-燕麦腊八粥
材料:
燕麦、大麦、黑豆、红豆、绿豆、芸豆、粳米等。
营养价值
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很有好处。
糖尿病人喝腊八粥最好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菊糖、木糖醇。
补蛋白质—黄豆腊八粥
材料:
黄豆、红豆、芸豆、豌豆、绿豆、黑豆、粳米等。
营养价值
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
红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等,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养胃补肾—板栗粥
制作方法:
准备粳米,剥好壳的板栗。将板栗洗净,用水煮熟。然后再锅中倒入水,把剥好煮熟的板栗还有粳米放入水中煮成粥即可。
功效
板栗粥具有养胃补肾、壮腰膝、强筋骨的作用。
适宜于肾虚腰酸、腿足无力者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滋阴益肾—黑米腊八粥
材料:
黑米、枸杞、大枣、黑豆、糯米、葡萄干等。
营养价值
许多黑色食品都是绝好的美容食品。
黑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锌、铁、硒等营养物质。黑米能滋阴益肾,明目活血。
黑豆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钙、铁、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
益肺润肠—胡桃红枣粥
制作方法:
把胡桃打开将瓢取出,并将它浸入水中,稍微变软后就把表面的薄皮去掉,再捣碎;
把红枣切开,去掉里面的核,然后将红枣肉放进水中浸泡,再取出来弄碎;
将所有的食材一起放进锅中,倒进适量的水煮;等到全部食材都煮熟了以后,就按自己的口味放入盐或者是糖来调味即可。
功效
补肾、益肺、润肠,可供晚餐或点心服食,适用于肾亏腰痛、腿脚软弱无力、肺虚久咳、病后衰弱者食用。
腊八节的养生之道
到了腊八节,春天即将来临,逐疫迎春,从“3不吃”、“4不做”、“5相伴”开始。
3不吃
1、不吃寒凉之物
入冬后,万物收敛,要注意不吃寒凉之物。寒凉食物,会导致体内的阳气不足,危害健康。
2、不吃辛辣之物
冬季,易犯“冬燥”,此时,要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之物。
烧烤、辣椒、生姜、花椒等食物要尽量少吃,特别是生姜。
3、不吃油腻之物
冬季里很多人肠胃功能较弱,如果吃太多肉类及油腻重口味食物,则不利于健康。饮食要注意清热润燥,可以适当吃一些鸭肉、鱼肉、山药、百合等,既能清热,又可补益。肠胃较弱的,可以用薏苡仁、山药、鸡内金加小米熬粥,健脾化湿开胃。
4不做
1、不大吃大喝
2、不做剧烈运动
冬季运动,适合做一些有氧运动,如登高、快走、打太极等。
3、不做熬夜之人
入冬后,应该顺应天时,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4、不要忧心过度
忧心过度,或常生气,会导致阴阳失衡,影响健康。
5相伴
1、茶相伴
饮茶,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养生的一种方式,两餐之间,可以喝上一杯养生茶!
2、动相伴
早起搓搓手,调养心肺
揉足三里,健脾胃
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同时,按揉小腿外侧足三里穴,5分钟,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延年益寿。
做莲花逍遥式,通肝胆
莲花逍遥式,可以疏通身体两肋的肝胆经。
取坐位,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的内侧。然后,身体向弯曲的左腿方向扭转,右手去抓右脚尖,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尽量使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内。
持续一分钟,会感觉有一股暖流流向肋部,左右各练习8次。
3、笑相伴
研究表明,乐观主义者,通常比悲观主义者,多活12年。所以,生活中,经常笑一笑吧。笑一笑,还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有助于心肺健康。
4、友相伴
澳大利亚研究发现,交友有益长寿。朋友可以给你关怀、可以给你关心。当我们在享受朋友的支持时,你就会发现压力瞬间小了很多。
5、书相伴
读书是精神食粮,一本好书能有益终身,经常读书能知天下事。
赶紧告诉家人朋友们吧!
来源 | 新晚报、CCTV生活圈
编辑 | 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