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使用三八步枪,日式就没法与中式相提并论

2019-07-22   兵哥有话说

​在二战,日本经常使用的军事武器就是三八式步枪,但是问题多多,在中国东北战场就暴露出来过,中国东北的风沙比较大,日本因为生活在海岛上,没有见识过风沙的威力,于是风沙进入了枪膛,让日本士兵无法操作,或者操作很不方便,另外这款步枪的撞针也很容易折断,非常的不牢靠,虽然状况百出,但是日本也没有将就着,而是快速的将机枪重新进行了改进,同时在枪机表面增加了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子。

这样就解决了风沙问题,不过没多久问题又暴露出来了,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因为武器不足,经常使用缴获来的武器,日本的三八式步枪就成了中国军队陆军的主战武器,不过中国在使用的时候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子弹的初速度低,还好旋转速度很快,所以子弹非常的稳定有效射程也高,但是如果子弹的初速度能够提高,那么射程也可能有所提高,而且除此之外,由于三八大盖儿子弹转速快,运行稳定,命中之后往往易于贯通,创口光滑,射入人的身体后,前后两个眼,对周边的器官和组织破坏不大,在杀伤力上就减弱了,于是中国为了整改这些问题,对三八式步枪进行了不断改造。


在发现三八大盖儿有这些缺点后,中国士兵就在自己的兵工厂里对子弹做了手脚,在子弹上刻了一些凹凸不平的纹路,这种子弹在发射过程中,因为不光滑,会降低射速,在射入人体内,会发生不规则的旋转、翻滚,最大限度地损伤内脏,出创口也会非常的大,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失血,换句话说就是一旦击中人体,就会在人体内翻滚,破坏内脏,杀伤力非常的大。


改装后,用来对付喜欢白刃的日本兵根本不在话下,因为在白刃战中双方士兵往往互相重叠,使用三八式步枪射击,往往能一颗子弹射穿两个人,而后一个人受得伤害更大,因为,2次贯通后,子弹的速度降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更为严重,所以同样使用三八式步枪,中国使用起来却比日本还要游刃有余,而且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也很喜欢使用三八大盖儿,八路军对于三八大盖儿的评价是很高的:轻便、耐用,可以白刃战,射击简单准确,后坐力小,还节约子弹。

最后三八式步枪虽然缺点很多,但是如果给有智慧的人来使用的话,缺点也会变成优点,这就是“穷则思,思则变”,同为三八式步枪,中式的却比日本的强那么多,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实践出真知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