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江市松岭村中穿过的这条铁路,承载并见证了末代王朝的背影……
说的是1945年8月11日的清晨,溥仪乘坐的一列火车,就在松岭村这条铁路上仓皇驶过。第二天,在临江市大栗子铁矿日本人的技工养成所俱乐部,宣布(伪)满洲国皇帝的退位诏书,标志着伪满洲国这场闹剧和丑剧正式收场。
松岭雪村就有这个厚重的历史故事在此掠过,并至今已经成为吸引游客观光怀旧的重点,甚至,雪的话题,早已经在铁路乘降所和绿皮车之下了。
2020年元旦期间,中央美院中国画院院长陈平教授并夫人樊京临及学生一行,到松岭雪村创作写生。看到绿皮火车来了,一个个高兴得像孩子一样,鱼贯跳上火车,到临江市溜达一个往返。
(图片由王小清提供)
顺着这条铁路,我们一直可以追踪到这列历史列车的终点站——大栗子火车站。
按照如今铁路的规定,无票乘车即视为逃票乘客,那么,溥仪这一趟列车,既是非法开行,又是逃票乘客。
——因为,我相信,即使今天的专列,也是有比普通列车更严密的开行程序的,而溥仪他们,无疑是这条铁路上,有去无回的唯一一趟列车。
1945年8月13日,溥仪乘汽车逃亡沈阳,准备乘飞机继续逃亡,飞机尚未起飞,苏联红军的飞机就已经降落……
如今,大栗子火车站已经废弃,从浑江开出来的火车,只到临江火车站了。
大栗子火车站铁轨呈大体的东西走向,火车站在铁轨北侧,车站出入口面南向北,站前广场朝北,附近两侧是铁路职工住宅区,都是日本人所建老房子,当年应该是日本人居住,解放后是接管铁路的职工住宅。
因为车站废弃,大多数职工都搬迁了,只有几户人家居住。
大栗子火车站站前
仍在坚守的铁路老职工在种自留地
当年日本人住宅区
溥仪怎么会往这里跑呢?
虽说是仓惶出逃,但溥仪一行也是二三百人的大队伍,特别是他不忘了带上皇宫里的金银财宝,尤其是古字画。
溥仪在当年就知道他们的历史价值,随溥仪一起上车的,就有历史上最著名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等四十箱古字画,你说得有多少幅。
后来,流散到临江、浑江(今白山)一路上的宫内随从,就把其中的古画、古瓷拿出来换吃的。
因此,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临江浑江地区,民间散落了很多历史上的名画名瓷器。据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物普查工作者曾经发现一户农家的炕头灶台旁,就贴着一幅元代的名画,烟熏火燎,已经揭不下来了。
日本人的闭火(开关仍能使用)
看到这里,你可千万别跟我较真儿,说元代的画怎么能用糨子糊墙呢?净瞎扯!我不是考古工作者,我回答不了……
我只知道,快饿死了,一幅元代的画也换不了半个大饼子。我只知道,困长春的时候,一个窝头,就可以领走一个黄花大姑娘。
20年前,我在浑江市内,一个供销社老职工家里,看到很多名贵古瓷,那个人亲口对我说,这都是他在供销社工作方便,从上个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收溥仪散落在民间的古瓷……现在,也不知道这个人所踪了……
溥仪宣读退位诏书的地方(门脸应该改造过了)
大栗子火车站,是客运的终点站,但并不是火车路线的终点,从大栗子火车站往西北方向,铁轨继续延伸数公里,一直到日本人开的大栗子铁矿……
【图片拍摄于2018年】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赵春江
编辑: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