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微信群里,一位宝妈说最近一直在看“德商”方面的书,打算从小培养孩子的德商,小编不得不说,这位宝妈很有远见。提到“德商”,我想起曾经的一则新闻,某学生成绩优异,是同学眼中的学霸,但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屡投屡败。
又一次被某家企业婉言拒绝后,他鼓起勇气询问未被录取的原因,对方直言他的履历很优秀,但他的信用档案上显示有三次公交逃票经历,对方认为这种行为说明他不够诚信,不值得信任。此时他才突然醒悟,自己利用公交规则漏洞逃票,竟然会造成自己求职失败。
耍小聪明,最终会吃大亏,古人云“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位学生的做法,违背了做人最基本的“诚实”原则,背上“不诚信”的标签,算是给他的一个深刻教训,想必以后再也不会逃票吧!
我国历来重视一个人的人品和德行:孔子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清朝康熙皇帝认为“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以艺为末”;我国早就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徳”在首位。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格局的变化,人们热衷于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逆商,常常忽略培养孩子的德商。“德商”这一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90年代,莱尼克帮助美国运通集团等大型企业发展情商所引发的思考,他发现情商能帮助人们拥有自制力和社交能力,但无法帮人们判别对与错,避免做错事。后来,陆续有学者把“徳商”运用在企业管理、儿童教育等领域,并撰写书籍,使“德商”概念得到广泛应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认识“德商”。
1、“德商”的概念和内容
德商,是人的品德商数的简称,指一个人的德行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被誉为十商之首,礼貌、尊重、诚实、守信、善良、勤俭、衷心、感恩、奉献等品质都属于德商的范畴。
2、“德商”是道德观的体现
德商不是从书本上一字一句背诵学到的,它是在学习与人相处、如何对待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人的态度、立场、做法,是道德观的体现。
3、“德商”是孩子情感体验的结果
孩子最初的情感体验是对“美”的体验,当美感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与道德感产生联系。孩子不仅只关注外表的美,还会留意内心的美。三岁左右,孩子就会出现道德感的萌芽,虽然孩子不一定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当孩子犯错误被父母批评时,会表现出羞愧感。在竞赛类活动中,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集体荣誉感,这都是德商带给孩子的不同情感体验。
德商是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高德商受人尊敬,低德商受人唾弃。这次为新冠肺炎做出贡献的医护人员牺牲小我利益,冲锋在一线救助病人,体现出他们的高德商,而那些隐瞒疫情的、不按要求隔离的人,只能受人唾弃。
1、指导孩子的行动方向
GPS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在陌生的地方找到方向,德商的作用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行为的前进方向和目标,具有正确的辨别能力,不至于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2、帮助孩子走得更远
德商高的孩子诚实善良、尊重他人,对问题的处理具有原则性,更容易赢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在班级里,他们经常被老师委以重任,拥有更多的好友,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得到更多的帮助,职场上,德商高的孩子更受企业的青睐,更容易得到领导的重用。
3、拥有更大的格局
德商高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不会只计较个人得失,更看重集体利益;不会只看眼前蝇头小利,而更注重长远可持续发展;他们不会只关注物质需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为抗击新冠肺炎,支援武汉的医生护士,他们身上就体现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和为大局着想的意识。
培养孩子的德商,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行动的指导作用,还会对孩子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来看,大家更愿意与诚实守信、善良忠诚的人一起共事或成为合作伙伴,高德商能弥补低智商的这个缺陷,但高智商却无法弥补低德商的不足。
正如但丁所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德商对孩子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父母该怎样做,才是培养孩子的高德商呢?
1、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自出生起就开始观察父母,从翻、坐、爬等大动作,到吃饭、穿珠子等细小动作,他们都是通过观察学习的。他们是天生敏锐的观察者和模仿者,父母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提供正确的示范,比如遇到朋友,父母要主动打招呼,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家里,父母要尊重老人,关心老人;父母看到有人需要帮助,要主动伸出援手;父母带孩子乘车,要按规矩排队,主动刷卡,不逃票。
2、让孩子认识德商
父母可以通过讲绘本或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德商”。市场上“徳商”这类书籍很多,父母尽量选择画面比较精美、色彩丰富的书,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就选择绘本类书籍,和孩子一起看。当孩子大一些,父母就可以把培养优秀品质的小故事作为睡前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上学后,父母还可以在家里开一场小小辩论赛,把有关道德品质的新闻作为辩论题目,一家人展开讨论,增强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的规则意识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随着孩子认知能力和判断是非能力的提升,孩子在家庭和集体生活中,逐步学习和掌握各种行为规则。父母要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比如在班里,不能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要团结友爱;购物、乘车时,不能插队逃票,要有序排队;不能辱骂同学,要礼貌待人;不能对爷爷奶奶乱发脾气,要好好说话,尊重并关心老人;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乱扔垃圾,要遵守规定,保护环境。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没有做到位,要注意及时指出并纠正,千万不要放任不管。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用人的首要标准确定为优秀的人品时,你们还在静静地看着,对孩子的德商置之不理吗?拥有高德商的孩子拥有更光明的前途,德商的培养不容忽视,培养孩子德商的最好时间就是现在,别犹豫了,行动吧!
今日互动话题:父母们,你们如何看待德商对孩子的影响呢?你们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德商的呢?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方评论区~
我是逗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