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危险了!以下这部分人或将面临下岗危机

2019-10-20   点米社保通

近几年,各地事业单位响应号召,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精简编制,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正在进行着。

事业单位改革,势必会带来编制的变化,而编制改革最先影响的就是以下三类人,接下来将带来三个“坏消息”,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取消高校、公立医院以及工勤岗的编制

在现有的事业单位中,高校和公立医院占了一半以上的人数。那么,既然事业单位要精简编制,高校和公立医院不可避免的肯定要成为改革的对象。

因此,将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会被取消编制,实行聘任制。也就是说“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即将不复存在了!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的工勤岗将逐步外包或者直接取消。

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部分人有下岗危机

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从事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将实行转企改制。其中,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将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完成转企改制;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将以撤销方式退出事业单位序列。改革后,这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以下几种安置方式:

1、分配到其它事业单位。这是指有正式身份的系统编制人员,包含办理人员、专技人员、工勤人员等。

2、提前退休,交由社保局部包管。工龄满25年以上的人员,在改制过程中可申请提前退休;患有重疾的人员,且其疾病类型在法则的病休范围内的,可以申请提前病休。其它符合国家规定的提前退休条件的,也可以申请。

3、自主择业。自主择业主要针对的是事业单位内的合同工、临时工、人事代办代理等临时用工。在改制过程中,不符合企业发展条件的,将会给予照顾补助,由其自主择业。如果自主择业不成功的话,这部分人将会面临下岗危机。

三、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2016年公务员公车改革结束后,事业单位和国企的车改也随之到来。截止至2018年5月,已经有六个试点省份开始了公车改革。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以报销一般性公务用车费用为主,减额或者不发放公车补贴。部分省份试点参照公务员公车改革进行,对高校、公立医院、中小学等单位,按照15%确定管理人员进行发放,其他人员减额或者不发放。

按理说,本应在2018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公车改革。

然而,去年6月中旬之后,官方途径除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之外,再也没有了相关消息。因此,全国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也只能静待下文了。

对于以上三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坏消息”,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