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盘侠”孙宏斌哪来那么多钱?负债7500多亿

2019-12-02     锐眼财经

融创孙老板又火了,原因是孙老板说的一句话:我们买的东西挺少的,8年加起来(并购)花了2000亿,但卖了2万亿的货值。

事情的起因是11月27日,融创中国发布了一则公告:

融创西南集团将收购云南城投集团持有的环球世纪(成都环球世纪会展旅游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与时代环球(成都时代环球实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两个项目的交易对价共计152.69亿元。

显然,孙老板又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因为这已经是孙老板第5并收购,也是今年最大的一笔!

1月斥资125.53亿拿下泛海控股旗下北京泛海国际项目1号地块及上海董家渡项目的100%权益,4月斥资13.34亿拿下阳光100旗下一家重庆公司70%的股权,7月斥资67.05亿拿下湖中宝旗下两家公司90.1%的股权,10月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称:已在四个多月前将大连西岗山项目出售给融创,交易价格约41亿。

现在又要斥资150多亿拿下成都环球世纪,以及之前几年融创频繁的收购动作,对外界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孙宏斌哪来这么多钱?

孙老板倒也爽快,当媒体问他的时候,他直言“我们买的东西挺少的,8年加起来(并购)花了2000亿,但卖了2万亿的货值。”

听着口气,融创似乎确实不缺钱!但当笔者看了融创债券2019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表后,有了点不一样的看法。

融创公司债券半年报

融创的股票是在港股上市的,但他的债券是在上交所上市,这个债券财报也是在上交所官网公告里面看的。

看这份半年报,笔者发现几点:

1、质押。

首先是两年前花632亿收购的成都万达、南昌万达处于质押受限状态,账上资产价值为:南昌万达资产总额为256.99亿,成都万达资产总额为198.04亿。

除了南昌、成都两个万达项目处于质押受限状态外,还有其他6个项目处于质押受限状态。融创处于质押状态的资产项目总计资产总额为737.50亿。

2、银行授信

截至半年报时间,所以银行给予融创综合授信额度3115亿,已使用授信额度达1925亿,已使用授信额度占总授信额度的比例为61.79%。

3、债券

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半年报时间,融创剩余应付债券215.86亿,且发行债券融到的前基本已经用完。

2015年发行的三期债券规模60亿,余额已经为0;2016年发行的7期债券总规模190亿,余额已经为0;2018年发行的2期债券规模20.1亿,余额已经为0;

4、长期借款

财报显示,截至半年报债券财报长期借款余额为1132.7亿。

5、预收款

财报显示,融创债券财报预收款为2358.56亿。

那么现在假设所有质押项目都能获得100%的质押资金,在此假设下计算一下,融创所有资金来源有多少?

质押737.5亿+使用银行授信1925亿+债券215.86亿+长期借款1132.7亿+预收款2358.56亿=6369.62亿

而目前财报显示,融创账上现金1258亿,负债总额7515.37亿。如果用负债总额减去账上现金就是6257.37亿,这个数字正好与上面的6369.62亿相当。

也就是说,融创的钱主要是通过质押、银行授信、发行债券、长期借款以及预收款而来。表明上看起来确实是非常有钱的,但代价是高昂的借款利息以及极高的负债率,融创债券财报显示的资产负债率是90.30%。

之前,在融创接盘万达的时候,就有人指出,收购万达之后使得融创净负债率从2015年的76%飙升至2016年的208%。

以上是笔者从财报中看到的,接着再来看看官方是怎么回应“钱从哪来?”的问题。

2017年“股债双杀”

2017年7月18日,融创中国股价一度下跌13.49%,新上市发行债券遭上交所终止。

对此,孙宏斌当时回应称“因为我不怎么看这个,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知道发债的事情”,并打电话询问汪孟德(融创中国执行总裁)。

汪孟德则称,“是我们主动中止,我们去年9月份报的,我们(2017年)2月份主动撤回了。当时排队的太多了,我们觉得没意思,并不缺钱,就主动撤了,然后交易所在3月份发了公告。”

官方的回应,大致意思就我们绝对不缺钱,债券发不发都无所谓。

对比以上两个方面,笔者从财报中看到的以及融创自己对“钱从哪来的?”这个问题的回应,大致可以看出融创一直处于一种“融资-并购-质押-融资”的循环中。

但融创的这种无限循环模式,有人就曾指出,不过是在套未来的钱,一旦某个时点银行断供,企业就将面临断粮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的支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TQnxm4BMH2_cNUgom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