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不逊被丈夫冷落,先后娶了9个小妾,称帝时却封原配为皇后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方便管理国家,建立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名门望族之中嫡庶尊卑有别,身份和地位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
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是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她曾经因为出言不逊遭到丈夫冷落,之后袁世凯先后迎娶了9个小妾,然而在称帝时却还是册封于氏为皇后。
袁世凯的家族在河南项城,原本是有头有脸的大家族。但袁世凯却因为庶出的身份困扰不已,即使成为大清的肱股之臣,回到家族也依旧低人一等。
袁世凯的母亲是刘氏,没读过几天书人也长得不漂亮,因此即使生下了袁世凯也依旧不得宠。在袁世凯很小的时候,被过继给了没有子嗣的叔叔,从此也算是对外有了嫡出的身份。
因为身份和地位上的差距,袁世凯比几位嫡出的哥哥更加勤奋,所以无论是学业上还是事业上,都成为了家族中的佼佼者,但嫡庶的问题到底是伴随了他的一生。
到了袁世凯婚配年纪的时候,家里为他安排了门当户对的于氏。虽然于氏按道理应该是一个大家闺秀,但她却没有读过什么书,相貌平平情商还不高。
两人婚后说不上有什么情感,但总归袁世凯找到了一个嫡出的千金,今后若再诞下子女就也是名正言顺的嫡出了。但这个于氏确实有点烂泥扶不上墙,难以担当主母的自责。
一天袁世凯看到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开玩笑说她像是戏班子的。然而于氏却不开心了,自己好歹是贵族千金,怎么能和唱戏的比呢?
本来只是一句玩笑话,然而马氏却认认真真的回复:“我不是戏班子,我有姥姥家”。这句话算是戳到了袁世凯最痛的地方,之后原配夫人半辈子都遭到了冷落。
原来在封建社会中,妾是没有娘家的,因此妾的儿子并没有姥姥家。古代嫡庶有别,庶出的子女名义上的母亲都是正妻,而妾只是负责生儿育女。
袁世凯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却是极其在意嫡庶的。他的母亲过世后,位极人臣的袁世凯拿到了慈禧太后的懿旨,准许刘氏葬入祖坟。
然而袁世凯的大哥袁世敦却死死地堵在门口,说什么也不让刘氏入祖坟。袁世凯无奈之下只好另买了一块风水宝地,之后和几个嫡出的哥哥再也没有往来。
于氏正因为自己出言不逊,袁世凯再也没有与他共同居住过。之后袁世凯权力越来越大,身边围绕的红颜知己数不胜数,光小妾就先后迎娶了九位。
其中大姨太沈氏出身烟花,但却深得袁世凯的信任。不光将于氏的长子袁克定交给她抚养,甚至全府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沈氏在管理,府中所有的子女都称呼她为“大娘”。
然而即使袁世凯多不喜欢自己的原配妻子,自己在称帝的时候还是册封她为皇后。也许很多人不理解,袁世凯不喜欢原配,为何不册封受宠的沈氏当皇后呢?
原来袁世凯虽然不喜欢封建礼教,但他继位要想名正言顺,后位人选非于氏莫属。假使真的凭借自己的喜好让沈氏或者其他姨太太当了皇后,那可是正成了全天下的笑话。
其实虽然于氏是名正言顺的皇后,但说白了却只是一个花架子,后宫真正的女主依旧是沈氏。由此可见封建思想的影响力有多大,袁世凯有能力偷天换日,却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皇后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