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人都不能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我们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当时的理想就是刻苦学习、奉献祖国,努力成为国家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樊锦诗
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樊锦诗老师在敦煌研究所工作已有56年,坚守敦煌数十载,用心守望文明,她被誉为“敦煌女儿”!
莫高窟为什么会建造在敦煌这个地方?
莫高窟与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
它为什么能保存千年之久?
敦煌,位于今甘肃省西端,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唐王朝时期西部边陲的敦煌,处于丝绸之路战略要地的位置,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是古代中西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重要场所。莫高窟正是古代中西文化在敦煌交汇和交融的结晶。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创建于公元366年。过去一百多年,世界上兴起对莫高窟和藏经洞资料整理研究诞生的“敦煌学”,在过去的二十世纪国际人文科学领域大放异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敦煌学”依然是国际显学。
莫高窟从创建至今已经历了1600多年的历史,当今的莫高窟影响越来越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挚爱和关注,影响着多种文化艺术的创新。敦煌莫高窟是一座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宝库,对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国民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樊锦诗老师说,她的梦想就是把莫高窟做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做成可以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世界性的遗址博物馆。
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学家,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被誉为“敦煌女儿”。
2019年9月17日,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19年12月6日,获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主要著作:《敦煌石窟》《敦煌石窟全集·佛传故事画卷》《中国壁画全集·敦煌·3·北周卷》《安西榆林窟》等。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