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必备知识点: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019-10-22   良知修行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1957 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2、中心法则的发展

资料一:遗传信息能从RNARNA(RNA自我复制)

资料二:遗传信息能由RNADNA。

资料三:遗传信息可能从蛋白质蛋白质


中心法则体现了DNA的两大基本功能:

1、传递遗传信息:复制2、表达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

注意:不同的生物,中心法则的体现不同:

1、以DNA为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2、以RNA为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大途径

间接控制: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影响代谢

直接控制: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总之:

a.生物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体现

b.蛋白质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

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性状可由单个或多个基因决定;eg:人的身高

一个基因能决定一种或多种性状 eg:淀粉分支酶(圆皱、甜非甜)

3、性状的影响因素

性状=基因+环境(如温度、营养物质等)

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后天营养和锻炼也很重要


细胞质基因(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基因: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中的遗传物质。

特点:

可复制(半自主)、转录、翻译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

母系遗传: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 DNA分子半自主性复制

因为自主性是完全自己发挥的特性。考察这些细胞器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复制与后代的产生都要依赖细胞核基因的调控,不能完全独立运行。打个比方,细胞器只有在细胞内部可以复制分裂产生后代,但是离体的细胞器不会发生任何的复制分裂行为。它的行为受到核的控制,所以是半自主的细胞器。具体到DNA上和RNA上。细胞器DNA是可以自我复制的,但也要受到细胞核基因控制,它的复制也是半自主的。



  • 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区别


习题演练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1. 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进行解释

2. 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怎样的?



习题解析


假设: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影响。

结论: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性状=基因+环境


本文综合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