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人!养老金提高、伤残津贴提高......关于社保,人社部最新公布了这些好消息

2019-10-22   民生信阳

近日,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了《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2019年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根据通知,信阳部分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将有所调整。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调整2019年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7】58号)要求和《河南省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实施意见》(豫人社〔2018〕44号)规定,决定对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调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对象

本省行政区域内2018年12月31日前开始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伤人员或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

二、调整标准

(一)伤残津贴。伤残1级每人每月增加210元,伤残2级每人每月增加200元,伤残3级每人每月增加190元,伤残4级每人每月增加180元,伤残5级每人每月增加170元,伤残6级每人每月增加160元。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此次供养亲属抚恤金实行定额调整,增加额度为100元(孤寡老人或孤儿为120元)。

1996年9月30日前发生的工伤,伤残津贴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另行增加10元。

(三)生活护理费。2019年1月1日后新发生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全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2019年1月1日前已经享受生活护理费的工伤人员,原统筹地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按照全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核算;原统筹地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高于全省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仍保留之前待遇标准,直到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与原统筹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持平后再按照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核算。

(四)工伤人员住院治疗工伤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按照医疗地不同,分为两个档次,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25元/天/人;其他地区为20元/天/人。

三、其他事项

(一)此次待遇水平调整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调整所需费用,由现发放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资金渠道支付。伤残程度为五级和六级且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的,调整费用由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

(二)工伤人员已办理退休手续(包括按退休人员安置),并按养老保险政策调整养老金的,不执行本通知关于伤残津

贴的调整规定。

(三)按照《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1-4级老工伤人员有关待遇的处理意见》(豫人社工伤【2015】12号)文件规定,对1-4级老工伤人员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而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补差的,不执行本通知关于伤残津贴的调整,按2019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办法执行。

(四)根据有关规定,比照工伤待遇处理的人员,参照本通知执行,所需费用按原渠道列支。

(五)各地应按本通知规定,于2019年12月底前将增加的待遇发到相关人员手中。

(六)按规定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人员待遇标准依照此规定执行。

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向省厅工伤保险处反馈。

2019年9月26日

1-9月,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减费2725.27亿元;

10个省份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社保基金7992亿养老金已到账投资;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将选择部分可信的第三方作为授权渠道……

10月21日,人社部举行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小编

为您盘点了发布会上关于社保的5个最新好消息,事关广大职工劳动权益,一起来了解!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提高

全国22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政策文件,10个省份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水平。

2、7992亿养老金已到账投资

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和监督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截至9月底,已有18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会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9660亿元,其中7992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

3、全年社保降费将超过3800亿元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1-9月,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减费2725.27亿元,其中5-9月执行综合方案减费2199.54亿元,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表示,年初,预计全年降费在3100亿元左右,从现在的情况看,保守估计应该超过3800亿元。

4、社保降费个人得实惠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介绍,很多企业将降费减少的缴费或是用于增加参保人员福利,或是用于增加员工培训,或是用于建立企业年金。在调研中,一些企业说这次降费能降4个点,将全部用于建企业年金。这既保持了就业稳定,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另一方面,个人缴费的门槛降低,企业和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聂明隽介绍,下一步,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保持待遇平稳衔接,确保不因养老金计发基数的调整影响职工待遇,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降低社保费率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5、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今年9月15日,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重点为参保人和参保单位提供跨地区、全国性社会保险公共服务。

据了解,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刷脸”就可以完成社保待遇资格认证,还可以帮助家里老人,特别是不会操作手机的老年人,帮助他们完成认证;可以估算退休后能够领多少养老金,申请境外社保免缴证明;此外可以查询社保转移办理情况、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的应用状态、异地就医费用和备案情况,还可以获知周边的服务网点和服务渠道等。

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透露,年内,平台还将推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线上申请服务,后续还会不断地推出更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线上服务,不断丰富社保平台的功能。

目前,通过访问平台的门户网站或者下载“掌上12333”手机APP体验这些服务,已经领取电子社保卡的人员还可以在电子社保卡的页面上查询和办理相关业务。

翟燕立表示,未来还会逐步选择部分可信的第三方作为授权渠道,让广大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来源: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