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江:一名预备党员的“战疫”故事

2020-02-07   人民日报数字安徽

排查摸底、上门登记、测量体温……39岁的徐惠娣是合肥市庐江县鲍井社区信息员,疫情面前,预备党员不“预备”,每天她都开启“白加黑”加班模式,在社区群众中留下奋勇逆行的背影。

解除“警报”,一场虚惊烟消云散

1月24日上午,有居民打电话向社区提供了一个线索,说是有人从武汉回来,具体情况不明。尽管线索不够精确,但是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任何线索都不能轻易放过。徐惠娣向社区党委书记马祖书主动请缨:“书记,这个小区的情况我熟悉,让我去!”大家提醒她注意安全,她开玩笑地宽慰大家道:“没事的,这病毒遇到我会绕着走的。”话虽然这样说,徐惠娣还是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又帮助与她同行的洪朝阳整理整理口罩,赶紧上门核实。

来到该住户门口,徐惠娣敲了好一会门,户主才应了声。开始,户主不理解社区派人上门核实的动机,很是生气:“我没有病,有病的是你们。再说我有病,管你们什么事,真是多管闲事。赶快走,别影响我家过年。”户主不开门,平时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徐惠娣,犟脾气上来了,她决定留下来,一定要做通户主的工作。户主见徐惠娣没有要走的意思,留下一句“有本事,你就慢慢等,等到天黑我也不给你们开门。大年三十的,真是晦气。”

不知过了多久,户主也许从猫眼里发现徐惠娣还没有离开,于心不忍地隔门问:“你这么死心眼,不开门、不睬你,你就走呗。真不知道,你图的是什么?”徐惠娣见户主主动搭话,喜出望外:“我不图什么,只想知道你是不是从武汉回来的。如果你是从武汉回来的,就请告诉我。我会向社区汇报,联系卫生站帮助你测量体温,时刻关注你的身体健康。再说,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家人特别是孩子着想啊!”正是徐惠娣的诚心,打动了户主。觉得不好意思的户主打开了门,拿出车票一看,原来户主是从江西南昌回来,并没有武汉中转史,也没有武汉旅行史、居住史。徐惠娣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以车找人,甘做暖心服务员

在摸排外省特别是湖北省、武汉市返乡人员时,徐惠娣和同事们找出了一个以车找人的便利途径,她们在辖区内到处寻找外地牌照的车辆,再上报给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查找车主信息。收到车主信息的反馈后,徐惠娣就会根据信息上门宣传、摸排。

1月27日,做事细致的她摸排到庐巢路一幼儿园门口停放牌照为鄂L11S**的车辆有“重大嫌疑”,她立刻调阅社区档案排查,却发现没有该户信息。于是,她第一时间上报镇防疫指挥部,镇里反馈该车主信息后,她拨通该户电话,但是该户一直不接听电话。徐惠娣赶紧汇报,联系了派出所。在派出所同志的协助下,获悉这位湖北车主陈某两个月前在庐江经营饭店,曾于1月23日去湖北,1月24日返回庐江。从清晨忙到夜里十点半,虽然长时间连轴转,但是徐惠娣顾不上休息,立即将情况反馈到镇防疫指挥部。

为了社区的疫情防控,她主动联系陈某加上微信,提醒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并主动提出帮助陈某购买生活用品并送上门,解决他居家观察期间的生活问题。

细心排查,不放过一条线索

工作细心,性格坚韧,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是徐惠娣的做事标签。徐惠娣深知,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任何马虎大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于是,徐惠娣比以前更加细心,更加专注,遇到线索,不查得水落石出,绝不轻易收手。

1月30日,经排查发现,鲍井新村一户有从武汉回来的大学生,是1月18号从武汉回来的。由于该家长惧怕卫生站上门量体温、隔离,对孩子心理上有影响,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一次次吃闭门羹,一次次咬牙坚持。徐惠娣多次上门做工作,推心置腹地与其父母交流:“孩子从武汉回来,没有被感染,这是我们大家最乐意看到的。但是你想一想,孩子自身没问题,他的行李上、衣服上,有可能携带病毒。如果在出行的时候,别人碰到了,受感染了,那不是很无辜、很痛心。我们都是做父母的,将心比心,别人的孩子受感染了,大人不也是很难受吗?再说,你告诉我出行轨迹,就能帮助别人提前预防,防止扩散蔓延,不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吗?”其父母深受感动,终于同意上报孩子个人出行路线信息。

2月2日晚,社区工作人员下班后,镇防疫指挥部从大数据上了解信息后下达几户从武汉回来的人员名单,徐惠娣接到信息后,考虑到近期工作强度大,便没有惊动其他工作人员,自己一个人到社区逐个排查。等她把情况全部摸清,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镇防疫指挥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这段时间以来,她已记不清自己跑了多少人家、打了多少电话、传递多少信息、为居民志愿服务多少回……每一天,从清晨到深夜,常达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下来,颈部、腿脚、腰部时常涨酸难忍。家中女儿时常想念妈妈,丈夫心疼她,“不理解”、甚至“埋怨”她:“你这么拼命这么认真,万一被感染划不来!”对此,她总是微笑着说:“我是一名预备党员,此刻,正是组织考验我的时候,我怎么能退缩!”

在这场淬炼党性的“熔炉”中,像徐惠娣这样的巾帼英雄撑起了“战疫”的半边天,难怪鲍井社区居民点赞:“看到徐惠娣,我们就不慌了!”(通讯员 杨明霞 朱灿铭)

责任编辑:崔吉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