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爱玲曾在《半生缘》里说到,
“到了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以依靠的人。”
是啊,这就是我们多数中年男性的境遇;
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而光是生活的重担便已经使我们拼尽了全力。
但在拼尽全力后,却发现已经很久不知道笑容是何种模样,
也才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故事的主角,
更不知道人生究竟为何。
有天,下班后我独自到小区附近冷清的公园里散步,远远望见邻居老林正一个人深思凝重地坐在长椅上,抽着烟,看着刚飘落的秋叶。
那一刻,我恍然意识到,平日里我晓得他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却唯独忘了他是谁。
而对于他自己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或许,只有在这个冷清的公园里,才能稍许感受到自己短暂的存在。
而一旦回到家中,便又尽可能地挂着笑容,至少让家人觉得心安。
于是,我也便自己找了个角落静坐,
生怕打扰到他的清静,
更不忍看到那尽管实诚,但习惯性的笑脸相迎。
2.
曾经,朋友同我打趣到,
在这个社会,男人“可以跳,可以跑,可以站,可以跪,就是不能躺”。
虽然是一句玩笑,但如今听来却倍感艰辛。
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男性仍负担着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而一旦步入中年,不仅意味着上要背负着步履蹒跚的父母,下有尚未成年的孩子,更意味着不再拥有青春年少时的锐气。
而更可怕的莫过于,在四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兜售着幸存者的成功学,却少有谈及一将功成后的万骨枯寒的时代里。
我们更早已分辨不出在自己生命的故事里,自己究竟是否是主角,还是仅是为别人而活。
3、
庄子曾说:“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这句话的意思是劳苦奔波一世,最后却寻不得自己的心安之处。
其实,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END
文|郁离
美工|春天 娅霓
图|来自网络侵删